1999年,褚时健在云南省高院做最后的陈述说:“说我受贿3630万人民币、1

只言片语里 2025-04-21 17:04:06

1999年,褚时健在云南省高院做最后的陈述说:“说我受贿 3630 万人民币、100 万港币、30 万美元,我不认,我没有拿那些钱;说我违规收入 400 万,这个我承认,这是 17 年来累计多发的奖金,这个是我的错,无论怎么判我都认!” 1999年,云南省高院的法庭上,褚时健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位曾经被捧为“烟草大王”的71岁老人,面对巨额受贿指控,掷地有声地说自己没拿那3630万人民币、100万港币和30万美元,却坦承17年来多领了400万奖金。 褚时健的人生,像是一本厚厚的书,翻开哪一页都能找到让人咋舌的故事。他1928年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小村庄,家里穷得叮当响,年轻时干过农活,也扛过枪打过仗,后来一步步爬到了云南红塔集团的顶端。80年代,他把一个破破烂烂的烟厂搞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企业,年年给国家交税,成了地方上的传奇人物。那时候,谁不说他是个能人?可到了90年代末,这位“能人”却因为经济问题栽了跟头。 1999年的法庭陈述,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幕。检察机关指控他受贿3630万人民币,外加100万港币和30万美元,这笔钱在当时能吓死人。褚时健一口否认,说这些钱他根本没碰过。但他也没完全推卸责任,承认自己17年来累计多拿了400万奖金。这种态度,既有硬气,也有服软,挺像他一贯的作风。 这400万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他在红塔集团当老大时,厂里给高管多发的奖金。按他自己的说法,这不是偷偷摸摸拿的,而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惯例”。可问题在于,这钱没经过正规程序,属于违规操作。90年代国企改革风口浪尖上,这种事不算稀奇,但查起来就是大事。褚时健管着那么大的企业,底下人办事难免有灰色地带,他自己也承认管得不严,这400万就成了他的软肋。 说到受贿那3630万,褚时健死活不认。他觉得自己这些年干活是真卖力,给国家赚了那么多钱,不至于为了这笔钱毁了自己。他在法庭上的逻辑很简单:我不是完人,但也没坏到那种地步。这话听着有点倔,但也能看出他对自己底线的那份坚持。法院后来怎么判的呢?2002年,他被判了无期徒刑,但因为身体原因,很快改成了17年有期徒刑,再后来保外就医,算是逃过了牢狱之灾。 褚时健这人,不能简单用好坏来评。他年轻时吃过苦,干事业也真有本事。红塔集团那会儿,全国烟草行业都盯着他看,他硬是把一个地方厂搞成了纳税大户。可他也有毛病,做事太强势,手底下管得松,给了别人钻空子的机会。400万奖金的事,他自己认了,说明他不是完全不讲理的人。但3630万受贿这顶帽子,他死活不戴,估计是觉得这跟他的付出和身份太不搭。 出了狱,他也没闲着。70多岁的人了,还跑去种橙子,结果又干出了名堂,把“褚橙”卖得满大街都是。这事儿挺让人服气的,一个跌到谷底的人还能爬起来,不容易。可回头看,他在红塔那段,确实有些决策太冒险,管人管事没那么到位,不然也不会晚节不保。有人说他是个英雄,有人觉得他不过是运气好点儿的普通人,但不管咋说,他这辈子经历的事儿,够写好几本书了。

0 阅读:1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