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云南地震,14岁女兵被一老兵徒手救出,45年后得知老兵做了月薪1200保安,女兵做法令人感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0年1月5日的深夜,云南通海县被一场7.8级地震撕裂,军营中,14岁的女兵赵虹正沉浸在对军旅生活的憧憬中,毫无准备地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吞噬。 房屋坍塌,砖石和瓦砾将她死死压住,黑暗与窒息感让她几近绝望,她本能地呼喊“妈妈”,随即改口喊“班长”,却只得到死寂的回应,就在生命之光即将熄灭时,一阵微弱的挖掘声划破黑暗,带来了一线生的希望。 那是一个名叫雷清平的老兵,带领着战友们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中展开救援,雷清平已不再年轻,但作为一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军人,他没有片刻犹豫,徒手刨开锋利的碎石和泥土。 余震的威胁、随时可能塌方的危险,都未能动摇他的决心,几个小时的艰难挖掘后,他终于将赵虹从废墟中救出。 当时的赵虹已昏迷不醒,满身伤痕,雷清平将自己的棉衣披在她身上,带着四川口音轻声安慰,随后又投入到其他救援中。 那个夜晚,136名女兵永远留在了废墟之下,赵虹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而雷清平的身影,成为她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灾后的混乱让救援工作异常繁忙,雷清平未留下姓名便匆匆离去,赵虹获救后,身体逐渐恢复,但关于救命恩人的线索却只有那带着四川口音的声音和一件温暖的棉衣。 她回到昆明,成家立业,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但寻找恩人的念头从未熄灭,每当遇到操四川口音的人,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心中期盼能找到那个在最黑暗时刻给予她重生的人,岁月如梭,四十五年过去,寻找的希望逐渐渺茫,但赵虹从未放弃。 2014年,一次战友聚会成为命运的转折点,有人提到“雷清平”的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过赵虹心头,她终于有了线索,激动之余,她决定借助央视《等着我》节目寻找这位恩人。 2015年,当节目组的希望之门缓缓打开,身着普通保安制服的雷清平出现在舞台中央,赵虹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冲上前去,哽咽着喊出那声迟到四十五年的“班长”,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四十五年的思念与感恩在这一声呼唤中喷涌而出。 雷清平已年近古稀,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当年的英雄如今在重庆做保安,月薪仅1200元,生活简朴而平凡。 他回忆起1970年的那个夜晚,语气平静:“我救了十几个人,不只你一个。”在他看来,救人只是军人应尽的职责,不值一提,雷清平的低调与谦逊让现场观众动容,主持人哽咽着感慨他的无私。 节目组联系了关爱老兵基金会,为雷清平提供了两万元的奖励,另一个基金会也捐助了一万元,然而对雷清平而言,赵虹那句迟来的“谢谢”远比任何物质奖励更珍贵。 赵虹深知,任何回报都无法衡量一条生命的重量,重逢后,她开始定期探望雷清平,带去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怀。 每次探望,她都会尽己所能,为雷清平送上温暖,无论是物资上的支持还是陪伴时的真诚交流,她希望通过这些行动,让雷清平感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爱。 赵虹的做法感动了无数人,也引发了社会对无名英雄的关注,人们开始思考,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却默默无闻的人,是否也应该被更多人铭记。 雷清平与赵虹的故事,是一段跨越四十五年的缘分,更是对人性光辉的生动诠释,雷清平在灾难中的果敢与无私,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赵虹四十五年的坚持与感恩,传递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恩情的回报。 他们的重逢不仅感动了《等着我》的观众,也让更多人意识到,英雄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或许没有耀眼的光环,却在最需要的时刻,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让我们看到,即使岁月流逝,真情与善行永不褪色,雷清平的选择告诉我们,英雄的伟大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关键时刻的无畏付出。 赵虹的行动则提醒我们,感恩的力量可以超越时间,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雷清平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或许不求回报,但如果我们能记住他们的善举,用关怀与尊重回报这份无私,世界将因此更加美好。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央视网2015-1-20《地震后女孩被班长徒手挖出 四十年后《等着我》寻恩人》
1970年云南地震,14岁女兵被一老兵徒手救出,45年后得知老兵做了月薪1200
如梦菲记
2025-04-21 16:40:39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