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向健康的“世界船王”包玉刚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一天,他找到在美国攻克

平南 2025-04-21 11:47:43

1987年,一向健康的“世界船王”包玉刚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一天,他找到在美国攻克癌症的专家四女婿郑维健说:“包氏家族有近百亿美元的美国债权、股票和现金,需要一个亲信来打理。”郑维健沉默不语,但是,不久对包玉刚来说,这个坏消息却成了他的一件好事。 (参考资料:番茄小说网——包玉刚) 1986年,包玉刚深思熟虑后叫来家人。他说,我准备退休了。这番话传到了社会上,人们纷纷猜测,包家只有女儿,究竟要怎么分配他的巨额家产。 此时,他的四个女儿都已经结婚成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作为父亲,他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开明包容的,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结婚对象,他从来都是只提意见不加干涉,孩子们从小就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 唯独继承人这件事,包玉刚不得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里不仅没有一个男丁,几个女婿虽然都是各自行业的精英,但都不懂得经商做生意,偌大的家业该交给谁才放心呢? 包玉刚决定从长计议,几个孩子都是非常聪明好学的人,只要悉心栽培,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成为不错的商业人才。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向孩子们灌输经商的技巧和思维,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与家里的生意。 大女婿是个外国人,中文名叫苏海文。本来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律师,结果在美国留学时邂逅了包玉刚的女儿,两人在一次学生聚会上认识,彼此都很中意。 这个时候苏海文还不知道对方是船王的女儿,直到有一天,女友向他提到了父亲,让苏海文着实吃了一惊。不过年轻气盛的他并没感觉齐大非偶,因为他对商业上的事根本不关心,一心就想做个大律师。 但老家的包玉刚却不淡定了,他从没想过女儿会喜欢上外国人。直到女儿把苏海文带到他面前时,他和妻子都没能缓过神来。虽然没有干涉这段感情,但包玉刚内心还是有个疙瘩,苏海文在奥地利的家人也是这样的态度,孩子打得火热,两家人的关系却相当冷淡。 苏海文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即使家人反对,但他认定的事就不会改变。觉得感情成熟后,他主动向女友求了婚,虽然没得到家人的明确支持,两人还是牵手走进了教堂。 包玉刚最终选择接受了这个金发碧眼的洋女婿,主动出国参加了婚礼。后来,他逐渐发现了这个大女婿身上有很多优点,开始慢慢喜欢上了他。 后来苏海文在加拿大的一家银行当法律顾问,老丈人突然找到他们夫妇,邀请他们参加家族的生意。女儿不太愿意,洋女婿却一口答应下来。 70年代夫妇俩回到了香港,正式加入了家族企业,成为了包玉刚非常信任的左膀右臂。苏海文这个中国名字,也是妻子为了工作方便给他取的。很快,他就集团高层,接触到了包氏的核心业务。 包玉刚开始为大女婿接手自己的帝国铺路搭桥,1986年,在他的运作下,苏海文当选为香港立法局的议员,进入了政府机构,方便集团更好地开展商业活动。 二女婿也被包玉刚如法炮制,最后加入集团,后来集团在陆上的一切事务都被交到了他的手里。他脑子灵活,是老丈人的重要参谋,经常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三女婿是个日本人,年轻时读的是建筑系。对于他的国籍,包玉刚一直有些顾忌,这也是老一辈的心结。后来包玉刚发现这个年轻人非常善于交际应酬,于是逐渐改变态度,让他接触家族事务。后来集团在日本的生意,基本上都交由三女婿负责。 唯一有些特殊的是四女婿郑维健,他是几人中态度最坚决的一个,从一开始就拒绝了老丈人要求参与家族生意的邀请。 郑维健是个医生,他一直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从没想过要放下手术刀。妻子是个设计师,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两人没回香港,一直在美国生活,这让包玉刚很是苦恼。每次出国看望小女儿一家,他都要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回来帮自己。但郑维健还是一如既往的态度,不行。 1987年,包玉刚做了一次体检,发现自己得了绝症。自知时日无多,他竟然想到了一个计划。他叫来郑维健,语重心长地说,我不久于人世,家里的产业我不放心,我需要你帮我。 说完,他就静静等待女婿的决定。郑维健低下头,艰难地思索一阵后终于表了态,爸,既然您这么说,我再拒绝就是不孝了,我答应您。 最终,包玉刚用自己的绝症把四女儿一家拉了回来。很快,郑维健就进入集团,成为了公司的董事经理。做出这个决定,郑维健的内心也非常痛苦,那时候他已经在攀登自己专业的高峰。 进入家族企业后的郑维健非常低调,很少在媒体前露面。但公司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一点不输其他几个女婿。 可以说包玉刚慧眼识珠,几个女婿身上的商业潜能都被他巧妙地激发出来,看到自己一手创立的帝国后继有人,他也可以安心走了。

0 阅读:1162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