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丁克的下场!死了都没人收尸!”2024年,四川一男子在家中独自离世,因父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21 11:24:41

“这就是丁克的下场!死了都没人收尸!”2024年,四川一男子在家中独自离世,因父母早亡且无儿无女,尸臭弥漫小区大半年才被察觉,开锁师傅开门瞬间吓得脸色惨白,这一幕,也让丁克族和不婚族开始了深思。 2024年四川一老小区发,有个60来岁的老爷子在家悄没声儿走了,尸体烂得只剩骨头架子,过了大半年才被人发现。这事儿不光让人听着脊梁骨发凉,更把大伙儿都逼得琢磨,现在这世道,人跟人咋就越来越不亲了呢? 三月底,有住户实在受不了楼道里那股子臭味,跟警察报了案。警察带着开锁师傅摸到三楼,门一开,屋里那股子陈年老灰混着腐臭味直冲脑门。 开锁的师傅当场脸就白了,角落里那堆白森森的骨头,谁看了都得打哆嗦。 殷老爷子是被包养的,养父母走得早,十多年前搬来这小区就再没挪窝。平常独来独往,见人顶多点个头,菜市场买把挂面能管好几天。 去年九月,一楼李大娘瞅见他提着挂面青菜回家,打那以后就再没人见过活人了。楼道里快递堆成山,下水道返臭味,大伙儿还当是垃圾没清干净,谁成想是这么档子事儿。 警察查了查,屋里连个智能手机都没有,更别说跟亲戚联系的物件了。估摸着是突发急症或者摔了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最扎心的是,这人走了大半年,愣是没一个亲戚朋友找上门。街坊们说起来都叹气,说老殷人挺本分,就是性子太独,没想到落得这么个下场。 这事儿上了热搜,评论区炸了锅,有说“丁克族晚年就这惨样”的,有骂现在邻里关系比纸还薄的,更多人操心自个儿老了会不会也这么悄没声儿走了。 国家统计局去年白皮书说得明白,国内独居人口早超一亿二千万,六十岁以上的占了三成多。大城市的钢筋水泥房里,不知道还藏着多少老殷这样的“隐形人”。 要说这老殷,其实算不得特例,民政局去年摸底调查,全国有近四百万老人处于“社会性死亡”状态——没子女、没亲戚、没固定社交。 这些人在菜市场、在公交站跟咱们擦肩而过,可他们的生老病死,愣是激不起半点水花儿。就像成都这个老小区,住了小十年的邻居,连人家全名都叫不上来。 这事儿闹开后,网上冒出不少暖心提议,有说该搞“窗帘行动”的——独居老人每天定点拉窗帘,邻居帮着盯梢,有建议社区搞结对帮扶的,年轻志愿者定期上门转转。 可话又说回来,这些法子听着是好,真落实起来又是另一码事。就像老殷住的那个小区,连物业费都收不齐,哪来的钱搞这些花花肠子。 说到底,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现在年轻人喊着不婚不育是自由,可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老了指定不后悔。那些在城里打工的、做小买卖的、吃低保的,保不齐哪天就成了下一个老殷。 这不是咒人,是实实在在的风险。政府这两年推的“智慧养老”试点,装个门磁报警器、配个智能手环,在技术上是能派上用场,可再好的机器也抵不过活人关照。

0 阅读:1245

评论列表

越宅越胖plus

越宅越胖plus

12
2025-04-21 19:44

说的好像有孩子就有人收尸似的。现在孩子很多长大后就去了其他城市生活,又没在父母身边。父母其中一个去世另一个还能帮着处理后事一下,剩下一个,如果子女没有接走,而是继续留在自己城市,最后就也有可能这个下场,说不定摔一跤就去了,要等出了味道才会被发现。

vina

vina

8
2025-04-21 19:42

有子女也没有用,我隔壁家养了一个儿子也是夫妻死了二十多天才发现!幸亏我们不在家里,不然够我们惊吓的

用户42xxx13

用户42xxx13

7
2025-04-22 14:43

死都死了,收不收对自己有啥影响[滑稽笑]

用户10xxx13

用户10xxx13

6
2025-04-22 23:58

很多在国外的,省外的,市外的,县城,乡镇外的,又有几个家庭的独生子女能陪伴在父母身旁?如果单身父或母突发疾病,有个三长两短,不是一样的结局吗?

不争不舍

不争不舍

5
2025-04-21 22:08

以后会更多

9347115

9347115

4
2025-04-21 22:10

这类人群,薨在家里,都是属于社区管理的问题!![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寒星

寒星

4
2025-04-21 20:28

死了爱咋咋滴,他自己不感觉臭,臭的是别人。[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猜你喜欢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