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的矛盾,正在从口水战演变为制度危机。本周,特

鉴国际者 2025-04-21 09:50:28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的矛盾,正在从口水战演变为制度危机。本周,特朗普连续两天公开炮轰鲍威尔“行动迟缓、不称职”,“越早走人越好”,甚至直言“如果我想让他离开,他很快就得走”。与此同时,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表示,特朗普团队正“研究是否可以撤换美联储主席”。更有美媒爆料,特朗普已经物色好接班人——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这场围绕货币政策的权力斗争,已不再是单纯的政策分歧,而是一场对美国央行独立性、货币公信力甚至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全面挑战。

鲍威尔不是民主党人,而是特朗普本人在2017年提名上任的“自己人”。但讽刺的是,这位有共和党背景的实用主义者并未顺从总统的政治期望,而是回归美联储一贯的政策独立性与技术理性,拒绝用货币宽松为政治服务。尤其是在当前通胀尚未完全控制、利率高位震荡的背景下,鲍威尔坚持以经济数据为依据进行政策调整,反对在无风险基础下贸然降息。这种“技术官僚的倔强”显然激怒了特朗普。 对特朗普来说,鲍威尔成了他所有经济焦虑的出气筒。从贸易战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到加息周期导致的股市波动,再到民调下滑、民众信心走低,特朗普需要一个替罪羊,需要一个能听命行事的“货币按钮”,好为其争取连任制造“繁荣假象”。而鲍威尔显然不是那个听话的操盘者。于是,解雇鲍威尔,从一个政治威胁变成一场现实操作。

问题在于,总统真的能炒掉美联储主席吗?答案并不明确。按照美国法律,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其主席虽然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但在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被总统撤换的先例。鲍威尔的任期至2026年结束,这本应成为其政策独立性的制度保障。然而,《华盛顿邮报》指出,近期最高法院已在其他监管机构人事案上为总统扩权开绿灯,特朗普可能借此突破历史底线,绕过传统程序,强行撤换鲍威尔。 一旦这一危险先例成立,美联储将不再是以经济为依据运作的机构,而彻底沦为总统的政策工具。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按政治节奏起舞,美元信用将从“数据支撑”沦为“选情驱动”。全球投资者对美联储的信任将受到致命冲击,美国国债、美元汇率、华尔街市场将进入剧烈震荡期。央行独立性一旦被侵蚀,货币稳定、资本市场安全、国际金融秩序都将遭到系统性动摇。 而且,正是特朗普上台初期推行的大规模减税、强行发动贸易战和无视财政赤字的政策,为今日美国经济埋下了通胀、失衡、增长乏力的种子。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显示,光是关税政策就已让美国家庭人均损失超过4900美元。而如今,特朗普却将责任推给鲍威尔,试图通过替换人事来转移视线,将自己造成的问题“包装成美联储的错误”。 现在,华尔街多数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几乎一致站在鲍威尔一边。KPMG首席经济学家戴安·斯旺克指出:“如果美联储在政治压力下贸然降息,将会引发更高的通胀和失业。”Evercore ISI副主席克里希纳·古哈更表示,美联储的国际信誉,建立在其“长期坚持基于数据的非政治决策”之上,而一旦打破这个信任机制,美国将陷入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不仅是鲍威尔的个人命运,更是美联储作为制度柱石是否还能独立运作的核心考验。一旦这个闸门被打开,下一位央行主席是否听命行事,将不再取决于专业,而完全取决于总统的政治需要。美联储的“中立性神话”将不复存在,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将面临根本性危机。 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动手,仍需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人事风暴的政治意味已远超经济本身。美联储的独立性若被撕裂,美国的信誉将随之崩塌。而全世界,也将为此付出代价。特朗普的“火气”不能成为体制崩塌的点火器;否则,烧掉的将不仅是鲍威尔的职位,更可能是整个美元体系最后的公信力

0 阅读:100
鉴国际者

鉴国际者

天下大事,皆入我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