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公开表示,不和中国接触是非常愚蠢的。随后不久超过900位美国

嘉林国际 2025-04-21 09:10:55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公开表示,不和中国接触是非常愚蠢的。随后不久超过900位美国业内大佬,联名签署《反关税宣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那英国为什么会在此时“倒向中国”呢?900位经济学家联名上书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英国《每日电讯报》在4月18日,刊登了他们对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的专访。 里夫斯在接受采访时就声称:英国应该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而不是设置新的障碍,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英国还有加强两国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比如将支持中国快时尚企业希音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及鼓励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投资英国市场。 而在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这个关键时刻,英国却主动说“不会和中国脱钩,还要加强中英经济合作”,无异于“打脸美国”。 英国敢冒这个风险其实就是出于国内经济形势的考虑,在2024年7月英国工党上台,但工党接手的无疑是一个烂摊子。 首先英国债务危机非常严重,目前英国债务占GDP的比例已达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并且英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和美国水平十分接近,比如英国国债收益率高达4.5%。但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却远逊于美国,这就使得英国的财政赤字扩大速度甚至比美国还快。 并且在2024年时,英国经济还一度进入了衰退状态。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去年9月英国GDP环比下降0.9%,10月GDP又再度环比下降了0.1%。 进入2025年后英国经济仍未有好转迹象,在3月26日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还将英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由原先的2%下降到了现在的1%。 而经济形势越发严峻,也造成了工党政府支持率的不断下跌。最终迫使作为首相的斯塔默,提出了所谓“复兴十年”愿景来鼓舞士气。 这个“愿景计划”显得野心勃勃,比如说斯塔默希望英国成为7国集团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他还想改善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以及让英国成为绿色能源大国。 但这些发展计划都需要足够多的资金,和极为先进的技术支持,而这都是现在的英国没有的。 如果英国要想实现“复兴十年”愿景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寻求外部力量支持,而中国成为了最优选择。 因为中国市场庞大,并且中企还在积极走向海外。如果英国能加强中英合作,既能为英国商品出口中国市场打开窗口,也能从中企这里获得投资。 所以近半年时间内中英两国有多次接触,比如在今年年初两国就举行了第11次中英经济财经对话会。 在这次对话会上双方就达成了69项互利共赢成果,包括减少双向投资障碍、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现代产业合作等等。 到了4月11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也会见了来中国参加第五届消博会的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亚历山大。 会面时双方也就加强中英经贸合作的事情交换了意见,并且明确说要联手积极筹备中英经贸联委会的第14次会议。 而中英关系的整体向好,最终促使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在公开场合表态要“拥抱中国”。 当然现实的经济利益只是英国“倒向中国”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英国并不认为美国能在中美贸易战中赢得胜利。 毕竟与中国众志成城应对美国贸易战不同的是,美国内部却极为分裂,甚至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已经让美国乱了套。 近日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就宣布要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因为他认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让该州承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而在4月14日美国非营利机构“自由正义中心”,也代表数家美国企业向政府发起了集体诉讼。 到了4月19日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近900位经济学家、商界大佬还写了一份联名信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他们还说美国的不合理关税,会成为其自身衰退的原因。 在美国内部反对声极大的情况下,特朗普不一定还有能力和中国打贸易战。那英国自然也是看到了美国的外强中干,才会在此时“向中国示好”

0 阅读:47
嘉林国际

嘉林国际

国际大小事,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