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年仅19岁的吴晓莉被押往执行死刑的地方,就在执行前,她突然提出请求:“请证明我的清白之身!” 1991年的寒冬,沈阳郊外一片茫茫雪地上,19岁的吴晓莉穿着单薄的衣服,在狱警的押送下走向刑场。她面色平静,步伐稳健,似乎已经接受了即将到来的命运。就在行刑前的最后时刻,她突然提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请求。 "我想证明我的清白之身。"吴晓莉的声音虽然轻,却异常坚定,"请允许我进行贞操鉴定。" 在场的警察和法医面面相觑,不明白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这样的请求。按照规定,死刑犯的合理遗愿应当得到满足,在短暂的商议后,狱方同意了她的请求。 当法医小心翼翼地完成检查后,宣布结果时,现场一片寂静:吴晓莉确实是完璧之身。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震惊,一个19岁的年轻姑娘,在被执行死刑前,最在意的竟然是证明自己身体的清白。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吴晓莉出生在沈阳郊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是家中的长女。她天生丽质,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出众,却因为家中贫困和重男轻女的观念,初中未毕业就被迫辍学在家。为了让女儿能够学一门手艺,父亲托人在城里的一家裁缝铺为她找到了学徒的工作。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吴晓莉离开了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裁缝铺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经营的,表面上看起来对吴晓莉很友善。由于离家远,吴晓莉就住在店里,晚上用几条长凳拼成一张简陋的床。尽管条件艰苦,但想到能学一门手艺,她依然充满干劲。 然而,噩梦很快开始。男店主对这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心怀不轨,总是借教导之名,有意无意地触碰她。起初,单纯的吴晓莉以为这只是无心之失,并没放在心上。但随着时间推移,男店主的行为越来越过分,特别是在女店主不在的时候。 一天晚上,女店主带着孩子回娘家,店里只剩下吴晓莉和男店主。打烊后,男店主迟迟不肯离去,先是言语挑逗,见吴晓莉不为所动,便强行将她搂入怀中,意图不轨。吴晓莉拼命反抗,情急之下抄起手边的物件朝男店主头上砸去,趁他吃痛之际,夺门而出。 第二天,当吴晓莉鼓起勇气回到裁缝铺准备辞职时,迎接她的却是女店主的怒斥和谩骂。原来,男店主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反而将责任推给了吴晓莉,诬陷是她主动勾引自己。女店主当街辱骂吴晓莉是个不知羞耻的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吴晓莉含泪离开了裁缝铺,她的名誉和梦想在这一刻被无情地践踏。 在谣言的重压下,吴晓莉回到家中,忐忑不安地向父母解释事情的真相。然而,父母却早已听信了裁缝铺老板的片面之词。父亲怒不可遏地责骂道:"你这不检点的东西,丢尽了我们家的脸!"母亲也一边流泪一边埋怨:"闺女啊,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无论吴晓莉如何解释,父母都不相信她的话。 流言像病毒一样在村子里迅速蔓延。那些过去对吴晓莉美貌心存嫉妒的姑娘们,此时更是借题发挥,编造出各种难听的谣言。"听说她在城里勾引已婚男人......"、"这种不要脸的女人,谁还敢娶?"这些恶毒的话语时刻刺痛着吴晓莉的心。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吴晓莉总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鄙夷目光。曾经熟悉的街坊邻居,如今见了她便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她的"不检点"玷污了自己。吴晓莉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只剩下家中那间阴暗的小屋。 一天晚上,吴晓莉无意中听到父母的谈话,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我已经和村里王家那个傻小子的父母说好了,让吴晓莉嫁给他。"母亲虽有些不忍,却也无可奈何地叹道:"现在村里谁还愿意娶她?嫁给傻子总比一辈子嫁不出去强。"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吴晓莉最后的尊严。她冲进父母的房间,跪在地上哭着哀求:"爸、妈,我真的是清白的,求你们相信我!我宁愿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要嫁给傻子!"父亲却冷酷地回应:"你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那一刻,吴晓莉心如死灰。她终于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相信她,没有人会为她伸张正义。一股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愤怒在她心中滋长,她开始计划如何向那个毁了她一生的人复仇。 1991年初春的一个黄昏,吴晓莉悄悄回到了城里。她在裁缝铺附近的小巷中潜伏了几天,观察着店主一家的行踪。终于,机会来了。一天傍晚,她看到店主的8岁儿子独自去小卖部买东西。吴晓莉跟了上去,在一处无人的拐角处,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铁锤,朝着男孩的头部狠狠砸去。 男孩倒在血泊中,吴晓莉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她没有逃跑,而是静静地等待着警察的到来。当警察赶到现场时,她平静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没有丝毫抵抗。 案件很快进入司法程序。法庭上,吴晓莉详细陈述了自己遭遇的不公和痛苦,但这些都无法成为她杀人的辩护理由。按照当时的法律,故意杀害未成年人属于特别恶劣的犯罪,必须严惩。1991年夏末,法院判处吴晓莉死刑。
1991年,年仅19岁的吴晓莉被押往执行死刑的地方,就在执行前,她突然提出请求:
熹然说历史
2025-04-21 00:24:49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