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个看似普通的银行职员,竟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编织了一场惊天骗局,诈骗金额高达9448万余元,而令人咋舌的是,其中6000余万元竟被她挥霍在直播打赏上!这可不是什么虚构的电影情节,而是真

锋哥爱生活 2025-04-20 19:28:52

你能想象吗?一个看似普通的银行职员,竟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编织了一场惊天骗局,诈骗金额高达9448万余元,而令人咋舌的是,其中6000余万元竟被她挥霍在直播打赏上!这可不是什么虚构的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河南郑州的一起案件。 故事的主角席薇,本是光大银行郑州某支行的客户经理,本应凭借专业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却在2009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利用微信或电话,向31名客户推荐虚构的光大银行理财产品。她信誓旦旦地承诺保本保息、收益高,凭借银行职员的身份,骗取了客户们的信任。当客户到银行大额取现后,席薇便用办公电脑将资金转存、划转到自己控制的账户,还伪造了理财产品协议书,加盖私刻的银行业务专用章,手段之猖獗令人震惊。 纸终究包不住火,席薇的罪行被揭露,截至案发,她共计骗取9448万余元。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席薇犯诈骗罪成立,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而在追赃环节,一个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席薇向网络直播平台充值及对主播的打赏,是否应该被追缴? 法院认为,席薇的打赏行为不属于合理消费,客观上造成众多被害人被骗款项无法偿还,应依法予以追缴,按比例发还被害人。鉴于直播平台和主播已对打赏金额分成,法院认定分别向直播平台和主播追缴。但由于涉案主播众多,绝大部分主播收受打赏金额较小,法院最终决定只追缴接受了两万元以上打赏的主播。这一判决让直播平台和部分主播陷入了困境,其中映客的账户被警方冻结了约2000万元,映客对此提出申诉,理由是打赏分成是平台善意取得的 。 那么,直播平台和主播真的该退钱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法律层面看,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第三人善意取得诈骗案涉案财物的,执行程序中不予追缴 。直播平台和主播在正常的经营和直播活动中,很难甄别用户打赏金额是否为赃款,要求他们对每一笔打赏的资金来源进行审查,既不现实也可能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就像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怀胜所说,直播平台需尽到的注意义务包括审核准入资质、完成信息备案、落实实名制规定、对非理性打赏进行提醒等,若平台都做到了,在不知晓打赏资金为赃款的情况下,认定为善意取得有一定合理性 。 从情理角度分析,那些收到打赏的主播,很多也是通过自己的才艺和努力在平台上打拼,他们在收到打赏时并不知道这是诈骗来的赃款。如果一概要求他们退还,对他们来说似乎也不公平。然而,从受害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被席薇诈骗,如今生活陷入困境,若不能从追缴赃款中获得赔偿,实在难以接受。 网友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说:“平台和主播太无辜了,他们又不知道钱是赃款,凭什么要退?”也有网友反驳:“受害者才是最可怜的,他们的钱必须追回来,平台和主播赚了这笔不义之财,退钱理所应当。”还有网友提出疑问:“银行在这起事件中难道没有责任吗?席薇能在银行办公区域公然诈骗13年,银行的监管和风控在哪里?” 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金融系统内部监管的漏洞,也将直播行业“黑金打赏”的追缴难题推至台前。银行应反思如何加强内部管理,防止类似的职务犯罪再次发生;直播平台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监管机制,虽然难以甄别每一笔资金来源,但在面对大额异常打赏时,或许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而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如何在保障被害人权益的同时,平衡好直播平台和主播的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起案件中,无论是平台、主播还是银行,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我们也期待相关法律法规能进一步完善,为类似的复杂案件提供更明确的处理依据,让正义得以伸张,让公平得以彰显。

0 阅读:49
锋哥爱生活

锋哥爱生活

关注身边事,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