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有次讲话说过,蚂蚁用36亿资金,在重庆通过银行撬动了90亿资金,将90亿元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4-20 18:11:08

黄奇帆有次讲话说过,蚂蚁用36亿资金,在重庆通过银行撬动了90亿资金,将90亿元用于放贷,又将这些放贷资产打包成ABS在市场出售,最后这部分资金快速周转了40次,也就是他通过36亿元资本金撬动了3600亿元资金。因为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有这么大杠杆和周转速度,在当时其实是监管的一个盲区,但实质上这已经突破了整个金融监管对风险控制。 2008年的秋天,华尔街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被收购、AIG濒临破产——这一系列金融巨头的倒下,揭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这场始于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危机,其本质是金融创新与监管失衡的结果。当时,金融机构通过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出层层嵌套的金融衍生品,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字塔"。这种模式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累积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十多年后,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相似的影子。黄奇帆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金融创新案例:蚂蚁金服用36亿元的资本金,通过与银行合作,首先撬动了90亿元的资金。这已经形成了2.5倍的初始杠杆,但故事并未停止于此。 这90亿元被用于发放贷款后,蚂蚁采用了一个创新性的操作——将这些贷款资产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在市场上出售。这种操作让资金得以快速回笼,进而可以继续用于新的放贷。通过这种方式,资金在系统内实现了惊人的40次周转,最终将36亿元的资本金撬动成了3600亿元的庞大资金规模。 如此高的杠杆率和周转速度,在传统金融领域是闻所未闻的。银行受到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证券公司面临着严格的净资本监管,就连信托公司的杠杆水平也有明确限制。但在当时的监管框架下,这种创新模式恰恰处于监管的盲区之中。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模式确实展现了金融创新的威力。它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实现了资金的高效利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它能快速完成信用评估、放贷决策和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操作,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然而,这种创新也带来了显著的风险隐患。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受到严格监管,正是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当一家机构能够用如此小的资本金撬动起数十倍的资金规模时,任何微小的市场波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特别是在这种模式下,风险实际上已经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整个金融市场扩散。 这种情况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唯一的区别在于,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底层资产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至少还有实物资产作为担保。而在这个案例中,底层资产主要是消费信贷,没有任何实物抵押。这意味着,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损失的规模和深度可能会更加惊人。 正如金融创新的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新的风险一样,这个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金融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创新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创新与风控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共同思考的课题。 在这种高杠杆运作模式下,收益与风险呈现出极度不对称的特征。按照10%的年化收益率计算,3600亿元的资金规模可以带来360亿元的年度利润。这个数字令人眼花缭乱,但背后隐藏的风险同样惊人:一旦出现较高的坏账率,最初投入的36亿元资本金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赢者通吃,损失共担"的局面。 传统银行体系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有着严格的标准。银行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稳定的收入证明、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及相应的抵押担保。然而,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破了这些传统准入门槛。它们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一套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将信贷服务延伸到了更广泛的人群中。 这种普惠金融的理念本应值得肯定,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异化。平台开始向传统银行通常会拒绝的群体提供贷款,包括在校学生、无固定工作者、收入不稳定人群等。有数据显示,这种做法导致约2200万人的个人征信出现了问题。这个数字虽然可能存在争议,但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更值得警惕的是,平台通过精准营销和场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借钱给孩子过生日"等广告标语,看似温情脉脉,实则在诱导一些本就财务紧张的群体进行超前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很容易让人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不少陷入P2P借贷危机的人,最初可能就是从无法偿还小额消费贷款开始的。 在产业链层面,这种金融模式的影响更加深远。以花呗为例,它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还影响到了电商平台商家的现金流。消费者使用花呗时,平台可以延长对商家的货款支付周期。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商家的应收账款转化为平台的金融资源。 更深层次的影响体现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选择性地向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提供信贷支持,平台实际上掌握了影响某些行业生态的重要筹码。这种做法与历史上日本财阀的运作模式有些相似:通过控制金融资源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0 阅读:0
自由的百灵鸟

自由的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