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2025年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2%,昔日"加价提车"的豪车标杆正遭遇入华20年来最大危机。这个曾让中国富豪趋之若鹜的德系品牌,为何突然失去市场魔力?
在杭州某保时捷4S店,销售经理李明看着空荡荡的展厅苦笑:"去年这时候还要排队三个月提车,现在现车随便挑。"这并非个案——全国经销商库存周期普遍超过5个月,部分车型降价超20万仍无人问津
行业分析师指出,三大"致命伤"正在瓦解保时捷的护城河。首先,新能源转型严重滞后,其纯电车型Taycan因续航短板被国产新势力碾压,2025年Q1销量不足蔚来ET7的1/3。其次,Z世代消费群体更倾向"科技豪华",保时捷引以为傲的内燃机声浪反成负资产。更关键的是,仰望U8、极氪001FR等国产超豪车型强势崛起,在智能驾驶、车机交互等维度实现代际超越
"保时捷正在重复诺基亚的悲剧。"汽车产业研究院张凯指出,"当中国车企用5年走完燃油车50年的技术积累,传统豪车的品牌溢价就成了空中楼阁。"乘联会数据显示,80万元以上电动车市场,中国品牌份额已从2020年的8%飙升至2025年的67%
值得注意的是,保时捷的危机早有预兆。其引发电车车主维权的"转向柱减配门",以及被诟病的"中外区别定价",持续消耗着品牌美誉度。当95后成为主力购车群体,他们更看重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而非单纯的车标光环
面对困局,保时捷中国CEO近期宣布将推出"中国专属车型",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若不能重构产品研发体系,这个百年品牌或将步路虎、捷豹后尘,从"加价王"沦为"打折王"。豪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中国玩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