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今天(4月20日)报道:“据悉,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正考虑购买中国研制的大型客机,包括C909、C919及研发中的C929。”
目前C909支线客机已经出海三个东南亚国家,印尼、越南和寮国都有客户;C919干线飞机则在中国三大航服务于国内市场,最快2026年在海外取得突破。
从政策与战略层面来看,这是中马两国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4月17日中马发布联合声明,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马航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国营航空公司,积极响应政策,从战略层面考虑引进中国飞机,以促进中马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强双边经济合作。
从马航自身运营需求出发,购买中国客机是顺势之举。马航旗下有针对不同市场的航空公司,飞萤航空和马航飞翼航空专注东南亚地区市场,以梳邦国际机场为基地,C909等小型支线客机航程在2225 - 37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40500千克,其良好的短窄跑道、高寒、高温、高原等机场起降性能和抗侧风能力,与该机场运营需求以及东南亚复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高度适配。
中国客机自身优势是吸引马航的关键因素。在性能上,C919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座级158 - 192座,航程4075 - 5555公里,与波音737、空客A320同属一级别,载客量等指标能满足干线运营需求,且相比同类型空客A320neo有15%的运营成本优势;C909在已交付的162架运营中,累计运营645条航线,通航158座城市,安全运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而C929若研发成功,作为远程宽体客机,将满足马航远程国际航线需求。在价格方面,C919目录价比同级机型低20%,结合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优惠贷款,整体采购成本可降30%,这对资金紧张的航空公司来说极具吸引力。此外,中国商飞承诺在槟城设立备件中心,并提供飞行员培训支持等本土化服务,解决了马航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合作的可行性。
这一事件不仅对马航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也将推动中国商用飞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国航空产业发展,还将为中马两国在航空领域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注入新活力,为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