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克农突然笑问毛主席:"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什

佳说历纪 2025-04-19 23:32:06

1949年,李克农突然笑问毛主席:"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毛主席顿时来了兴趣,没说话,等待下文。

新中国刚立起来那会儿,全国上下忙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可表面热闹,暗地里危机四伏。外头有强敌盯着,里头还有国民党特务捣乱。就在这节骨眼儿上,毛主席要出国访苏,签个中苏友好条约,给新中国在国际上撑腰。

可谁也没想到,这事儿还没开始,就差点儿被一包炸药给搅黄了。干情报的李克农,临危受命,带着一帮人跟特务斗智斗勇,愣是把这危机给化解了。

天津杨庄大桥底下,巡逻的解放军发现了个不起眼的包裹,打开一看,里头是炸药,威力大到能把整座桥炸塌。这桥可是毛主席去苏联的必经之路,炸药包一出,情报部门全炸了锅。

李克农一听这事儿,立马把人召到一块儿,摊开地图,盯着天津那块儿琢磨开了。情报说,敌人用美式电台跟台湾联系,毛主席的行程早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得赶紧查,不然大事不妙。

李克农这人,干情报几十年,啥阵仗没见过。他在上海租界混过,敌人眼皮底下传消息,差点儿暴露还能靠机灵脱身;在东北跟日本人和伪军斗,躲柴堆里熬一宿,

天亮跑路。这回,他带着队伍,兵分两路,一路查电台信号,一路摸天津桥附近的线索。有个老农说,桥边老有辆陌生自行车晃悠,这话让李克农眼睛一亮。他立马派人盯着这线索,顺藤摸瓜,查到了北京磁器库胡同一个叫计兆祥的家伙。

这计兆祥可不简单,家里藏着美式电台,专门给台湾发情报。李克农知道,抓人不能莽,得有证据。他琢磨了个招儿,查胡同的用电记录。电台耗电大,半夜发报肯定有痕迹。

技术员一查,计兆祥家夜里用电量高得离谱,跟发报时间对得上号。李克农还不放心,派人扮成电工,拿仪器去胡同里测信号。果不其然,计兆祥家信号最强。

为稳妥起见,李克农整了个小花招,让人在胡同附近搞点电力波动,看计兆祥啥反应。果然,当晚他家灯光一闪一闪,电台信号又冒出来了。

第二天早上,公安人员围了计兆祥家,冲进去一搜,电台、密码本、密电底稿全在,计兆祥和他妹妹计采南当场被抓。审讯一问,这伙人一年发了215次电报,啥北平南苑机场爆炸案,全是他们干的。

抓了人还不算完,李克农想着咋把这事儿用到极致。他盯着那台缴来的电台,脑子里冒出个大胆主意:用这玩意儿给台湾发个假消息,坑他们一把。他找来密码专家,照着计兆祥的发报习惯,编了封假电报,说毛主席行程改了。

电报一发,台湾那边真上当,忙着调整计划,暴露了一堆联络点。公安人员顺着线索一抓,北平、天津的特务窝全给端了。

这招太绝,敌人被耍得晕头转向,毛主席的访苏路也彻底安全了。毛主席后头顺顺利利去了苏联,签了中苏友好条约,回了北京。李克农这手操作,不仅保了大事,还让新中国情报工作的名头响当当。

事情没完。北京市军事法庭把计兆祥这伙人拉出来公开审判。法庭上,电台、密码本、密电底稿摆得整整齐齐,计兆祥啥也赖不掉,认了罪。

报纸一报道,老百姓拍手叫好。这不光是抓了几个特务,更是给所有藏在暗处的敌人敲了警钟:新中国不是好惹的。

李克农这人,没上过战场,可脑子比谁都好使。从上海到东北,从延安到北京,他靠着胆子和智慧,守住了国家的安全。

这事儿过去,李克农没闲着,继续带着人建情报网,查电台,破大案。他那套办法,技术加群众路线,愣是让敌人没处躲。

0 阅读:107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2
2025-04-20 00:39

[点赞][点赞][点赞]

傅常青

傅常青

1
2025-04-20 16:08

保安全功在国家, 李上将当之无愧!

猜你喜欢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