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江苏苏州,一男子在高铁站送行父母时,因担心两人就鼓足劲冲进车厢,想在车门关闭前再看一看爸妈,看到父母的那刻,男子又忍不住叮嘱了几句,离开前父母做出的举动让人泪目,网友:别的没崩,爸妈站起来的时候,真没忍住! 据人民日报4月18日消息,事情发生在苏州,苏州高铁站候车大厅里人潮涌动,电子屏上跳动的车次信息牵动着万千离别的心。 一位穿深蓝色夹克的小伙子在G7126次列车前徘徊,他的父母正坐在3号车厢中间排。母亲把脸贴在车窗上,手指无意识地在玻璃上画圈,父亲低头整理着早就摆正的行李袋——这是他们在儿子家小住七天后返程的日子。 站台广播第三次提醒送客人员下车时,小伙子突然跨过黄色安全线。他猫着腰在过道里疾走,皮鞋跟敲击地面的声响引得乘客侧目。 3号车厢中部靠窗的位置,母亲灰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父亲藏青色的夹克肘部磨得发亮。两位老人同时转头,六道目光在空气里撞出看不见的火花。 “身份证都揣好了吧?”小伙子声音发紧,手指着父亲胸前口袋。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又提醒降压药放在背包侧兜,水杯在网兜里。 这些叮嘱在父母来的第一天就说过三遍,临行前收拾行李时又重复过五次。母亲仰着脸笑,眼角的皱纹挤成细密的网,父亲想起身却被儿子按回座位——这个动作让他们同时想起三十年前,小男孩第一次上学时被父亲按在教室座位上的情景。 列车员吹响哨子的瞬间,小伙子倒退着往车门挪。父母突然齐刷刷站起来,两双手叠在窗玻璃上,像两片被压扁的枫叶。 母亲玫红色的丝巾和父亲深褐色的老年斑在透明介质后忽明忽暗,他们的嘴型在说“回吧”,手臂却挥动得像是要抓住什么。这画面被对面站台的旅客拍下,传到网上三小时就收获二十万点赞。 苏州站客运值班员透露,清明至五一期间日均送客量超过八万人次,站台上类似的离别场景每天要上演几百次。 心理学教授分析,当代年轻人面临“倒置式牵挂”,即子女对年迈父母的担忧程度开始超过父母对子女的操心。 这种情感错位在候车厅里具象化为反复检查行李、折返送别等行为,本质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抵抗。 在相邻的7号站台,来自盐城的张大妈刚送走女儿一家。她指着手机里热传的视频对记者说:“上周我闺女也这样,车都要开了还跑回来给我塞晕车贴。” 她撩起外套,内袋里整齐别着六片拆封的晕车贴,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显示是两年前的存货。 铁路公安提醒,这种“冲刺式送别”存在安全隐患。四月份以来,长三角地区已发生七起因送客人员越线导致的紧急制动事件。 苏州站为此增设了二十个“缓冲观察区”,用绿植隔出三平方米的临时话别空间,电子屏会实时显示剩余送客时间。 那个引发热议的小伙子后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父母起身挥手的画面让他想起小时候校门口的身影。当年总嫌母亲挥手幅度太大惹同学笑,如今却怕她手举得不够高。他手机里存着七个不同角度的送别视频,最新下载的是网友在十堰拍到的母女隔窗比心。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2025年4月18日
“泪目了!”江苏苏州,一男子在高铁站送行父母时,因担心两人就鼓足劲冲进车厢,想在
玉尘飞啊
2025-04-19 16:51:51
0
阅读: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