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隔热效果杠杠滴!”广东一女子花6元买了个不锈钢碗,店铺老板还表示这碗是隔热的,回家后女子就把梅菜扣肉放里面上锅蒸,谁料,女子蒸了半个小时,梅菜扣肉非但没热,甚至都没熟,网友:你就说这碗隔热不隔热吧! 4月15日抖音博主发布一条生活视频,这名女士在店铺花六块钱买碗时,老板信誓旦旦保证产品具备隔热功能。 回家后她将梅菜扣肉装入碗中上锅蒸煮,半小时后揭开锅盖,发现菜肴不仅没熟透,连温度都没上来。无奈之下只得换回传统瓷碗重新加热。 这段经历被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后,引发不少网友调侃:这碗隔热效果倒是货真价实。 这只不锈钢碗拿在手里轻巧便捷,表面做工光洁。根据目击者拍摄画面,碗体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中间存在空气夹层。 正是这个设计让碗具具备了隔热特性——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有效阻隔了热量传递。当锅底沸水不断产生蒸汽时,热量难以穿透空气层传导至碗内食物。即便延长蒸煮时间,食物受热效率仍然低下。 专业人士指出,这类双层不锈钢餐具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防烫功能。国家标准《不锈钢厨具》(GB/T 29601-2013)明确规定,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需标注材料类型和适用范围。 市面上合格产品通常会注明"适用冷热食品盛装",但对于蒸煮等持续加热场景,多数产品说明书会有特别提示。消费者如果仔细查看包装说明,就能避免类似误会。 实际测试数据显示,同样体积的瓷碗在蒸锅中达到100℃需要8分钟,而双层不锈钢碗内部温度提升至同等水平需耗时近半小时。 不过这种特性也有其适用场景:盛装热汤热饭时,双层结构既能保持食物温度,又能防止烫手;分装冷盘凉菜时,也能延缓外界温度对食物的影响。 生产这类餐具的厂家技术人员透露,空气夹层厚度通常控制在2-3毫米之间。过薄会影响隔热效果,过厚则导致餐具笨重。 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真空夹层产品,保温性能更优但成本较高。普通消费者选购时,可以通过观察碗口边缘是否密封、敲击听声是否沉闷来判断夹层工艺质量。 从使用安全角度考虑,正规厂家生产的双层餐具都会进行耐高温测试。但某些低价产品可能存在焊接不牢、材料不达标等问题。 专家建议消费者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尤其要注意最高使用温度限制。对于需要长时间高温蒸煮的烹饪方式,还是建议选用传统陶瓷或耐热玻璃器皿。 某电商平台售后数据显示,每年约有5%的厨具退换货与消费者误解产品功能有关。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对商品性能作真实全面的说明。 如果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不过在此次事件中,由于"隔热"本身确属产品特性,买卖双方对"适用场景"存在认知差异,维权存在一定难度。 日常生活中,不同材质的餐具各有优劣。陶瓷碗导热快但易碎,普通不锈钢碗传热迅速却烫手,塑料碗轻便却存在高温变形风险。双层不锈钢碗在防烫和耐用性方面表现突出,其坚固特性尤其适合有儿童或老人的家庭。只要根据具体需求合理选用,就能发挥不同餐具的最大效用。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王老师的杨同学(抖音个人号) 2025年4月15日
“这隔热效果杠杠滴!”广东一女子花6元买了个不锈钢碗,店铺老板还表示这碗是隔热的
玉尘飞啊
2025-04-19 15:51:07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