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命令:钱学森背后还有一个人,快查清楚是谁!
他们要找的这个人是——朱光亚。
1945年,21岁的朱光亚和华罗庚等5人坐船赴美学习原子弹技术。到了美国,却被告知:美国有关原子弹的科研机构不允许外国人进入。
美国人趾高气扬地拒绝了他们,把他们气得七窍生烟,可也没办法。
这也让朱光亚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中国造出原子弹。
考察团的任务失败了。那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学点有用的再回去。
5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分开到各个大学去学习。朱光亚去了密执安大学,学习核物理专业。
一晃三年过去了。
朱光亚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的多篇论文在著名的物理期刊上发表,他的才华引起了美国的注意。
美国用高薪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来请朱光亚为其效力,朱光亚没有答应。
1949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新中国成立了。这让朱光亚恨不得马上回到祖国 。 他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留美的学子和他一起回国,建设祖国。
信中写到: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回到国内,他在北京大学当老师。直到1955年,国家决定研发原子弹,朱光亚和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组成了原子弹研制班底。
然而,研制的期间困难重重,物资匮乏,技术从零开始。
这一切,也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1964年,一朵蘑菇云从罗布泊深处腾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朱光亚的组织下,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先于法国1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发展速度是核大国中最快的。
朱光亚为我国的核事业做出来巨大贡献,但是他并没有居功至伟。
朱光亚为人低调,有许多文章试图写下他的个人事迹,可却总是被他本人退回,就算是在“两弹一星”元勋中,他的名字也是最后被解密的一个。被称为是钱学森背后的人。
直到1999年9月18日,朱光亚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到这时,这个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名字才真正被国人熟知。
中国之所以能立足世界,如朱光亚一样不在乎名利,一心为国的人功不可没。
他们才是鲁迅笔下真正的国家脊梁。
无论过去多少年,他们的名字,不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