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4月16日,2个18岁男孩从河南来到杭州跑外卖,看一家理发店38元剪发3次,觉得挺划算就去消费了。剪发时,理发师说他们头发丝太硬,得做个造型,2个男孩赶紧拒绝。没想到,理发师拿着发胶就一顿狂喷,然后每人收他们500元,还让他们签字,否则不能走,2男孩顿时傻眼了。随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信源:俩“00后”小伙剪头发,一看价格坑懵了!店主:他们签字了 | 潇湘晨报网 38元剪发三次,便宜到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对于两位刚入行的00后外卖小哥而言,这看似划算的背后,却隐藏着意想不到的麻烦。 河南18岁小伙小徐和他的朋友,为了挣钱,来到杭州送外卖。4月9号,他们看到一家叫“鑫茵美业”的理发店广告,上面写着“38块钱剪三次头发”。觉得挺划算,两人就进店理发。没想到,这看似便宜的理发,最后花了他们1000块。 剪头发的时候,理发师说他们“头发太硬,需要定型”,未经他们同意,还在他们明确表示不需要的情况下,硬给他们用了“定型水”。 最终结算时,每人五百元的定型费用高得离谱。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店里竟然强迫他们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上签字表示认可这笔消费,不签字就不允许离开。 小徐质疑消费金额过高,店家拿出了标价648元、打折后500元的“古奇丝”产品价格表,声称已经提前告知价格。小徐否认见过这张价格表,并解释当时明确表示不需要定型服务。店员则强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你为什么要签这个字?为什么要把钱付掉?” 双方争执不下,小徐寻求媒体帮助。记者跟着小徐到理发店,但给小伙子们理发的师傅却不在。店员坚持说小徐已经签字同意了消费,还想让他签个退卡申请,意思是不再追究之后的事情。门店负责人解释说推销是做生意常有的事,而且顾客看过价钱也签字了。 但当记者提到媒体报道时,这位负责人突然发火,质问道:“杭州有多少企业是被你们媒体搞垮的,你们心里应该清楚吧?”更是在后来媒体提出观看录像弄清楚怎么回事时,他们却说监控出了问题,录像看不了。 最终还是在警察调解之后,店方才勉强答应每人退三百块钱,并且可以免费重新设计发型。 经过进一步了解,在该店铺评价平台上,有很多类似的负面评价,大家都说了跟小徐差不多的经历。有人说店家“事先不说清楚价格,做上了才告诉”,也有人说“没提前告知就做了造型,做到一半才拿价目表出来推荐”。 虽然店家解释说那些不好的评价是以前叫“印象汇”的时候留下的,但记者查到一些差评是在“鑫茵美业”接手后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靠诈骗骗钱已经很久了 律师表示,这家理发店的做法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相当于强迫消费者交易,还涉嫌价格欺诈。商家先用低价吸引顾客,然后在理发过程中偷偷增加收费项目,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和了解真实情况的权利 除了这些,在理发店还有许多让人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 理发店存在多种坑消费者的陷阱。在价格方面,存在模糊报价、按区域或项目细分收费的问题,如只告知基础价格,却在服务中添加额外收费项目,或把头发分区域收费,导致结账金额远超预期。 虚假宣传也较为常见,包括人员资质造假,声称有明星造型师却查无此人;夸大服务效果,用 “中草药祛斑”“纳米技术护发” 等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高档品牌。 诱导消费是另一大陷阱,以免费体验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进店,再诱导其办卡或消费高价项目;还有的理发店通过制造焦虑,夸大消费者头发问题,诱导购买高价护理服务。 预付卡陷阱也不容忽视,理发店常以充值赠送、折扣等优惠诱导办卡,但后续可能出现服务质量下降、限制使用条件,甚至卷款跑路的情况。 此外,服务质量方面也问题频出,理发师技术差导致发型效果不佳,或服务时间不足却难以维权。消费者在选择理发店时需谨慎,避免落入这些陷阱。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商家太想赚钱了,而且相关的管理还不够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好好管管这个行业,对那些违规的商家进行处罚。同时,消费者也要懂得保护自己,别轻易掉进他们设下的消费陷阱里。 当然,我们仍然认为,大部分理发店都是诚实守信的。
杭州文旅一觉醒来天塌了!起因是一名叫“吴半饱”的吃播博主和朋友挑战杭州东坡肉大肘
【5评论】【2点赞】
落籽尘埃
好像网络上怎么说来着,不能在哪儿干啥,好像有一个不能在杭州理发,不能在青岛吃虾,后一个忘了是啥来着
无所谓春夏冬
杭州tony,理解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