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中期选举已经进入倒计时。 在这片汹涌的海域上,马科斯试图点燃民族主义的烈火,借此转移国内政治焦点。结果适得其反,不到一天就收到一条噩耗。看样子,杜特尔特这回真的赌赢了。 本周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一艘船只擅闯黄岩岛海域。 中国海警证实,当时菲方船只连续4次穿越我海警中南舰的航行路线,并且突然危险接近。
不过中菲船只的体量摆在那里,最后菲方人员还是选择灰溜溜的离开了。 虽然这件事情没有在南海掀起太大的风浪,但还是给马科斯政府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支持率下降。
同一时间,远在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的名字出现在审判名单上。 这是马科斯的另一张牌,一张看似高明的“去杜特尔特化”策略,实则是把整个国家拖进一个难以回头的深渊。 风暴的中心,是一场选举;选票背后,是一场豪赌。
杜特尔特的性命豪赌 这场看似孤注一掷的博弈,实则暗含精心布局的家族战略。 当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悬顶,这位铁腕领导人的战略抉择令人咋舌:选择归国自投罗网,而非流亡海外。
耐人寻味的是,当老杜说要接受命运的时候,嘴角不经意间扬起的那抹弧度,比南海的暗流还要深沉。 彼时,正在总统府开香槟庆祝的小马科斯并不知道,老杜此去绝非认罪,而是即将发动一场最为猛烈的反击。 这场反击叫做:以身入局,自我献祭。
他深知自己越是深陷囹圄,就越能激发南部民众的悲情共鸣;越是遭受国际法庭“反人类罪”的污蔑,就越能凸显马科斯政府“引狼入室”的菲奸形象。 此刻,马科斯还正在忙于接下来对付莎拉以及在达沃市清除异己,浑然不知有一种画地为牢,叫做雄狮自己走进囚笼。
从菲律宾目前的局势来看,杜特尔特以身入局可能真的要赌赢了,日前,菲律宾媒体公布了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小马科斯的支持率信任度一降再降,而反观菲律宾副总统莎拉的支持率和信任度却是在持续增加。 这一增一降的过程,恰好反映出了菲律宾国内当前的局势,具体数据显示,根据菲律宾民调机构“亚洲脉动”4月16日公布的数据,在受访的民众中,多达76%的人对小马科斯政府的施政表现感到不满。
马科斯的三招“昏棋”,如何把自己推向深渊? 马科斯执政后连出三记"政治险棋",不仅未能稳固统治根基,反而将自身与菲律宾推向多重危机深渊。其战略误判呈现立体式溃败态势。 政治维度上,马科斯家族采取极端清洗策略,试图通过国际刑事法院打压杜特尔特集团。国内弹劾机器疯狂运转,从莎拉·杜特尔特到阿罗约,大批政治对手遭无差别清洗。 即将到来的5月中期选举,将是对马科斯的一次重大考验。如果选举失利,他将成为“跛脚鸭”总统,未来的政治生涯将充满挑战。
自老杜被捕后,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原本还有42%支持率的马科斯,突然只剩下了25%的支持率。按照这个支持率,马上就要进行的中期选举,马科斯恐怕是凶多吉少。 与此同时,老杜女儿莎拉的支持率却一路飚高,已经反超了马科斯,达到了60%。 马科斯与莎拉的“马杜配”曾被视为完美“联姻”,马科斯家族掌握总统府,杜特尔特家族占据副总统与教育部长要职,双方约定“共享权力、互不侵犯”。这种安排本质是菲律宾传统政治家族的利益分赃,但是谁都没想到,局势发展成了今天这样。
菲律宾政治的困境 马科斯和杜特尔特家族的斗争,是菲律宾家族政治的一个缩影。几十年来,菲律宾的政治被少数几个家族所掌控,选举往往沦为家族之间的权力游戏。马科斯试图打破这种格局,建立一家独大的局面,但他的激进策略最终适得其反。
除了国内的纷争,国际环境对马科斯来说同样充满挑战。作为东南亚的重要国家,菲律宾近年在南海问题上频繁与中国冲突。 然而马科斯在南海释放的强硬信号,实质上是为了拉拢美国。有了美国这个“靠山”,菲律宾对华的态度得以更加张扬。
但问题是,这个“靠山”的可靠性并没有菲律宾想象中那么稳固。最近传出美国亚太战略可能迎来调整的消息,包括美军可能减少前沿部署,甚至部分兵力从冲绳转移到关岛。 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在亚太地区采取“后撤战略”,而这将降低菲律宾在地区的军事地位。此时,马科斯的慌张可想而知。
中国的克制与菲律宾的未来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始终保持着克制和理性的态度。面对菲律賓的挑衅,中国海警专业应对,避免了局势的升级,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但也绝不会容忍任何侵犯主权的行为。 菲律宾的未来,将何去何从?马科斯的豪赌已经失败,杜特尔特家族的未来充满希望。菲律宾人民将如何选择?是继续沉沦于家族政治的漩涡,还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而菲律宾的政治局面,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最近,同样深陷内部动乱的韩国,甚至可以说,马科斯现在干的事,越来越像下台前的尹锡悦了, 比如,之前尹锡悦的支持率跌落谷底,是因为无底线地迎合美日,宁愿让韩国深陷大国博弈的泥沼,也要用自身利益换取政治同盟,结果令该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
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此举不仅对菲律宾旅游业造成打击,更可能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双边合作。 即便是未来,美国也未必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菲律宾。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美国的外交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南海问题并非美国的唯一关注点,一旦美国发现支持菲律宾代价过高,很可能在关键时刻选择退出。
菲律宾的局势,说到底是内外夹击的结果。国内,家族政治的斗争让政坛陷入内耗;国际上,中美博弈的背景又让马科斯政府左右为难。 而最受伤的,往往是普通民众。有人说,菲律宾需要的是一位真正专注民生的领导人,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权力斗争和国际政治游戏上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