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1段线”和“土耳其打响第一枪”,其实是希腊和土耳其在爱琴海的领海争端,再加上咱们中国在南海的岛礁问题。 这两个地方虽然离得远,但背后的逻辑有点像,都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土耳其总统,生于1954年,伊斯坦布尔人。 上学时读的是宗教学校,后来拿了马尔马拉大学的经济学学位。年轻时爱踢足球,差点成职业球员,这也让他挺会搞团队。 埃尔多安的政治路挺坎坷。 70年代加入学生组织,80年代开始混政坛,1994年当上伊斯坦布尔市长,干得不错,把城市收拾得挺像样。 但1998年因为念了一首宗教诗,被判煽动仇恨,坐了四个月牢,差点翻不了身。
2001年他东山再起,搞了个正义与发展党,2002年带党赢了大选,2003年当总理,2014年升总统。 2017年修宪法,把国家改成总统制,权力攥得更紧。 在爱琴海的事儿上,埃尔多安是铁腕派。 希腊想把领海扩到12海里,他不干,说这会把爱琴海变成“希腊湖”,土耳其的海上通道就没了。 他常派军舰去晃悠,摆明要硬刚。他的支持者爱他这股民族主义劲儿,但也让他跟希腊、欧盟关系越来越僵。
希腊的世家子弟——米佐塔基斯 希腊总理,1968年生,雅典人。他家是政治世家,老爸当过总理,姐姐做过雅典市长,背景硬得很。 他学习好,哈佛社会研究毕业,还拿了斯坦福和哈佛商学院的学位,妥妥的学霸。 早年在伦敦干金融,后来回国搞创投,2003年还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明日全球领袖”。
2004年他进政坛,当议员,2013年在政府里管过行政改革,2016年当上新民主党领袖,2019年带党赢了大选,做了总理,2023年还连任了。 在爱琴海问题上,他态度也硬,说希腊有权按国际法扩领海,但土耳其老挑衅,他得靠欧盟和美国撑腰,尽量不打起来。 国内老百姓要他强硬,可他也得顾着经济,不能乱来。
爱琴海的“11段线”啥意思? 先澄清一下,这“11段线”不是啥官方说法,就是个比喻。希腊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想把领海从6海里扩到12海里。 爱琴海岛多,希腊有3000多个岛屿,扩到12海里后能管71%的海域,土耳其就剩不到10%。 这事儿早有渊源,1821年希腊独立后领土扩张,1947年《巴黎和平条约》定了些岛屿归属,土耳其一直觉得不公平。
2020年以后,希腊和土耳其的矛盾越来越大。 2023年1月,土耳其海岸警卫船在农科尼西岛附近故意靠近希腊巡逻艇,差点撞上,希腊开了警告枪,土耳其才退。 这算是“第一枪”的由来,虽然没真打起来,但火药味很浓。埃尔多安派军舰巡逻,还搞能源勘探,想打破希腊的领海计划。希腊不退步,靠欧盟撑腰,两边僵着。
南海的“十段线”和岛礁争端 再说南海。中国的“十段线”划了210万平方公里,里头有西沙、南沙这些争议岛礁。 20世纪70年代发现油气资源后,越南、菲律宾开始占岛礁,菲律宾还老在仁爱礁搞小动作,比如2023年10月那次船只碰撞。 中国没闲着,从2013年起建人工岛,美济礁、永暑礁都修了跑道和雷达,军事化一步步加强。 到2025年4月,南海局势还是紧张但没大打。中国在特里顿岛修了跑道,菲律宾和越南抗议,美国也派军舰巡航,但都没敢真动手。
中国靠耐心和实力,慢慢把局面往自己这边拉。土耳其在爱琴海的强硬,可能让中国觉得有机会借鉴,但两国情况不一样,后面细说。 土耳其在爱琴海的动作,比如派船硬闯、挑战领海线,给了中国一种思路——主动出击可能打破僵局。 埃尔多安敢干,中国也在看,要是菲律宾或越南先挑衅,是不是就能借机收复岛礁? 不过区别也明显。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受欧盟和美国掣肘,经济还不好;中国是大国,底气足,南海的岛礁建设已经很扎实。 所以土耳其的“第一枪”更多是象征意义,中国不会照搬,但可能受启发。
爱琴海:僵局继续 土耳其还在爱琴海晃军舰,希腊增兵岛屿,两边都不退。埃尔多安想拿海上权益,但土耳其经济不行,通胀高企,里拉老贬值,北约内部也不齐心,他不敢真打 。米佐塔基斯靠欧盟和美国撑着,国内经济刚有点起色,也不想开战。2024年有几次外交谈判,但都没啥结果,估计还得拖。 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很到位,永暑礁、渚碧礁这些地方都有军力。 菲律宾和越南嘴上抗议,实际上占的岛礁越来越难守。美国巡航喊话,但也没真动手。
到2025年,中国在南海的控制力比十年前强多了。中方的策略是稳,等对方出错再出手,短期内不会主动打,但也不会让步。 埃尔多安国内支持率还行,但经济拖后腿,爱琴海的事儿能不能成,决定他后半段执政咋样。 米佐塔基斯得平衡主权和经济,危机处理好了政治地位就稳,不然反对派会找茬。中国在南海的布局很成功,只要不失误,国际影响力和国内威望都能保住。 爱琴海和南海这两摊水,虽然远隔万里,但都牵扯着国家利益的硬碰硬。土耳其的“第一枪”响了,中国的南海岛礁收复还差啥? 是时机,是对手的失误,还是别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