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兰是淮北人,原来是一个教书先生。 1941年,赵兴兰参加新四军。 赵兴兰

大陈说书人 2025-04-18 20:01:38

赵兴兰是淮北人,原来是一个教书先生。

1941年,赵兴兰参加新四军。

赵兴兰人高马大,会武术,入伍后,他很想扛枪上战场杀敌,但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康志强不答应。

康志强认为,赵兴兰文武双全,扛枪上战场实在太屈才了,就找他谈话,希望他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赵兴兰一听就不乐意了,他之所以参加新四军,是为了在战场上打鬼子,他不想当卧底,便拒绝了。

康志强笑道:“你可别小瞧情报工作,一份有价值的情报,足以抵上千军万马,卧底也能当英雄!”

赵兴兰感觉政委康志强说的有道理,就表态愿意从事情报工作。从那以后,淮北地区就出现了一个身穿长衫、嘴叼香烟、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的富商。

这个富商就是赵兴兰。

在上级的安排下,赵兴兰以富商的身份,顺利打入了日伪控制的商会。康志强果然没看错人,赵兴兰确实是当卧底的好料,打入日伪内部后,赵兴兰凭借出色的伪装和过人的胆识,成功取得了日伪军的信任。

每次日军有什么行动,赵兴兰就通过旁敲侧击,从日伪口中获取这些情报,他的情商很高,和伪军头子的关系很不错,许多伪军头子都愿意把知道的告诉他。

自从打入日伪内部后,赵兴兰就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他还护送过陈毅前往延安开会。

1942年4月,地下党员韩霞光叛变。

韩霞光是赵兴兰的搭档,他也是极少数知道赵兴兰真实身份的人。在一次任务中,韩霞光中了敌人的美人计,不小心暴露了身份,被日军抓走了。

在狱中,韩霞光受不了酷刑,便选择当叛徒,并供出了赵兴兰的信息,日军听说赵兴兰是地下党,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随后,日军就秘密派人抓捕赵兴兰。

韩霞光的被捕和叛变比较突然,赵兴兰根本不知道他的情况。这天,赵兴兰照例外出,在路过一个日伪哨卡时,敌人发现了他,赵兴兰感觉日伪军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正要转身离开,只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一大群日伪军马上包围了赵兴兰,毫无防备的赵兴兰就这样被敌人抓走了。在狱中,日军为了迫使赵兴兰屈服,就动用了各种残忍的酷刑拷打他。

在日军的折磨下,赵兴兰浑身上下都是伤,但不管日军问什么,他始终一言不发。日军意识到,赵兴兰是一个硬骨头,他们决定过段时间就把赵兴兰杀了。

见日军不再折磨他,赵兴兰意识到,他时日不多,不过他面无惧色,自从参加新四军,他就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日军的威胁根本吓不到赵兴兰。

正当赵兴兰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时,一个伪军在送饭的时候,突然用手敲了敲碗底,还朝他使了一个眼神。

看到伪军奇怪的动作,赵兴兰一愣,他怀疑碗中可能有东西,等伪军离开后,他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注意他时,他拿着筷子在米饭中一阵翻找,果然找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救你出去。”

赵兴兰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地下党员打入了日伪内部,这个伪军,很可能也是地下党员。

想到这,等这个伪军再次给他送饭时,赵兴兰就说出了暗号,谁知伪军却是一脸茫然,听不懂这个暗号。

赵兴兰心里没底,对不上暗号,那还是自己人吗?

赵兴兰想了想,他现在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随时可能被日军杀死,哪怕对方真的是日军派来的,只要他不松口,最差的情况无非也就是一死,而他不怕死。

面对赵兴兰的疑惑,这个伪军没有解释,他再次敲了敲碗底,赵兴兰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他取出碗中的纸条,上面写着:“明天带你去徐州,路上救你。”

次日一早,一个叫邵小平的人来到监狱中提人。

邵小平时任徐州日本宪兵队秘书长,不过这只是他明面上的身份,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地下党员。

当时,为了保护地下党员的人身安全,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都保持单线联系,不同线上的地下党员彼此不认识,这样,哪怕出现叛徒,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邵小平和赵兴兰不是同一条线上的同志,所以赵兴兰并不认识邵小平,第一眼看到邵小平时,他以为邵小平是汉奸,眼神中充满了敌意。邵小平自然注意到了赵兴兰的表情,但他不在意,他把看守支开后,就对赵兴兰说:“待会到了汴塘水边,你往水里跳。”

赵兴兰没有说话,沉思了片刻后,他才点了点头。

到了汴塘水边时,邵小平招呼赵兴兰下车,又请几个日军看守喝茶解渴,这时候烈日当空,日军一个个口渴得不行,就跑到路边茶摊喝起了茶。日军一走,赵兴兰纵身跳进河里,附近刚好驶过一条小船,船上的地下党同志赶紧把赵兴兰拖上船,赵兴兰顺利脱了险。

小船离开时,还往河水中扔了很多鸭血。赵兴兰脱险后,邵小平掏出手枪,对着河水连续打了好几枪,日军听到枪声后,匆匆赶来,当他们看到河面上全是血时,以为赵兴兰逃跑不成,被邵小平打死了,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日军也没有怀疑邵小平。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大陈说书人

大陈说书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