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称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有多重要?

康花芳草洲 2025-04-18 17:10:02

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称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有多重要? 看看数据就知道:中国内地贡献了英伟达15.4%的营收,每年约220亿美元,3600名中国员工支撑着其全球业务。这块蛋糕,英伟达舍不得,也丢不起。 这位芯片巨头的CEO最近日子不好过,1月刚在北京参加完公司年会,转头就遭遇特朗普政府酝酿限制H20芯片出口。 这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现金牛"。 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应声下跌。黄仁勋不得不飞往美国,在海湖庄园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承诺5000亿美元投资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试图换取政策松绑。 只是特朗普前脚刚把黄仁勋的5000亿美元投资当作政绩炫耀,后脚就签署了H20芯片的出口禁令。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让英伟达股价再次跳水,市值瞬间蒸发55亿美元。 黄仁勋这才明白,在政治博弈面前,商业承诺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废纸。 相比之下,苹果CEO库克就精明得多。面对同样的关税困局,库克不仅争取到了部分产品关税豁免,还紧急调派货运飞机从印度向美国运送iPhone。 这位供应链大师八年前就说过大实话:中国吸引跨国企业的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和完善的产业生态。 "在美国召集工程师会议可能凑不满一个房间,在中国能挤满好几个足球场"——这句话至今仍是中美制造业差距的真实写照。 黄仁勋此次北京之行,被外界视为"灭火之旅"。有消息称,他可能会见中国AI企业代表,探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毕竟在H20被禁的情况下,英伟达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来维持中国市场。 一个可能的出路是技术授权,将前几代CUDA架构授权给中国企业,既规避了出口管制,又能保住市场份额。 这就是美国产业政策的混乱与短视,他们一边要求企业回流本土,一边又拿不出足够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一边限制高科技出口,一边又指望企业保持盈利增长。 这种既要又要的"精神分裂",正在把美国企业逼入两难境地。 对中国而言,英伟达的困境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DeepSeek等本土AI企业的崛起,证明了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并非没有突围的可能。 黄仁勋的北京之行,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在全球科技博弈中,中国市场正在从单纯的"大买家"转变为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

0 阅读:9
康花芳草洲

康花芳草洲

康花芳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