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位河南医生前往孤儿院义诊,惊觉近八成弃婴的肚皮薄如蝉翼,体内的粪便隐约可见,他毅然变卖家产,倾尽医院9700多万资金全力救治,正是这一壮举,拯救了2000多条鲜活的生命! 河南一个福利院义诊现场,空气里混着消毒水味和哭声,宋兆普盯着眼前的一排小铁床,心猛地一沉。 几十个孩子躺在那里,身体单薄得不成样子,胳膊像竹签,肚皮薄得能看见血管,眼神无光,哭也有气无力,80%的孩子患有脑瘫,有的甚至连翻身都做不到。 护工忙不过来,一个人要看十几个,根本照顾不过来。 有孩子几天没排便,肚子硬得像石头,医生按上去都不敢用力,栓塞、梗阻、肺炎、营养不良…… 每一个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福利院没钱,撑得起最基本的活命,撑不起动辄几万、几十万的治疗费。 这些孩子原本就被亲生父母丢下,如今连一个像样的机会都没有,死守着这一方小床,等天亮,等运气,等终点。 外面的社会也没好到哪儿去,脑瘫这个词一听就沉重,谁都知道治起来费钱又费力。 很多家庭扛不住,选择遗弃,医生的角色几乎是围着死神打转,想把人从他手里硬生生拉回来。 那天回到医院,宋兆普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就把祖传的药材拿出来变卖,房子挂牌,积蓄清空。 还不够,他又动了医院的储备金,9700万。 那笔钱是救命的底子,是医院的根。挪一分都可能砸了锅。 有人劝他三思,有人直接举报,说他挪用公款,有人冷笑,说疯了。 可等调查下来,所有的钱都投到了孩子身上,一分未进自己口袋,全用在康复、手术、营养、护理,账目公开,流程透明,谁查谁哑口无言。 康复治疗不是吃个药打个针,脑瘫孩子几乎每一个都伴随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 很多孩子喂一口饭要二十分钟,用注射器一点点推进去,还得防着呛咳,防着吸入性肺炎,排便也得靠人,一点点揉,一点点引导。 医院开始收治这些孩子以后,每个月的开支像个无底洞,五十万、六十万地烧,烧得心发毛,医护也撑不住,一波波离职,走得干干净净。 留下来的,得有铁打的身子和钢铁的意志。 没人肯干的活儿,宋兆普自己扛,白天门诊、治疗,晚上守着病房。 端屎端尿喂奶拍背,不干到底不撒手,最多的时候,连续几个晚上没合眼,撑到心脏病发作,被抬进急救室。 这种救人不要命的节奏,谁看了都说不值,可几年下来,奇迹开始发生。 超过3200名脑瘫患儿接受治疗,2000多人恢复了自理能力,能自己吃饭、上厕所、说话、跑跳。 820个孩子被国内外家庭收养,重新回到家庭生活。 宋兆普琢磨出的“中医针灸+现代康复”法子,一下子把治愈率拉了上来,尤其两岁以下的孩子,治愈率达到百分之百,这一套方法还拿到了国家认证,正式推广。 最初的风波并没过去,2012年,央视曝光“9700万事件”,一时间舆论大爆炸。 有人骂他财迷心窍,也有人质疑动机不纯,但《大公报》一篇社评点燃了民情:“如果救孩子是罪,那我们愿意同罪。”一句话把人心唤回来,风向彻底转了。 民政部介入调查后,未追责,反而把金庚医院,定为国家脑瘫康复定点机构,还拨了专项补贴。 再后来,全国康复中心开始照搬宋兆普的经验。 新疆和田等地的康复率一度冲到65%。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诊所,一下子变成行业标杆。 人还在一线,每天走路背手,白发斑斑,却不肯退。 很多孩子喊他“爷爷”,有人喊“华佗”。这不是封的,是干出来的,他坚持“三不收费”:挂号不要钱、正骨不要钱、针灸不要钱。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是父亲留下的家训:施医舍药,救人第一。 面对曾经的质疑,宋兆普只说一句:“钱没了还能赚,命没了就真没了。” 这不是口号,是信条,金庚医院从来不是一门生意,那是他的战场,和死神抢人的战场。 岁月过去,灰尘落定。金庚医院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国家脑瘫康复定点机构”。 墙上照片是一群笑得灿烂的孩子,脚下跑着风。 曾经的铁床,如今的操场,这场仗没白打。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脑瘫儿童康复“9700万风波”事件调查》,2012年。
2009年,一位河南医生前往孤儿院义诊,惊觉近八成弃婴的肚皮薄如蝉翼,体内的粪便
浅笑挽云烟
2025-04-18 14:27:33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