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如果黄仁勋这次跑到中国,直接要求中芯国际代工H20芯片,然后在国内销售。中芯国际怎么办?它当然想得到这笔生意,问题是,其他大客户怎么想? 黄仁勋的H20芯片订单,摆在中芯国际面前,这简直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全球芯片市场,2025年依旧是中美博弈的角力场,英伟达的H20芯片性能强得离谱,偏偏受制裁限制,只能在特定市场曲线救国。 中芯国际的代工能力,14纳米稳扎稳打,7纳米也咬牙追赶,接下这单生意,不光能赚大钱,还能逼着技术再往前蹿一截。问题是,这蛋糕看着好吃,吃下去会不会噎着? 中芯国际的算盘,得打得精细。接单,营收能蹭蹭上涨,7纳米工艺没准还能借机突破瓶颈,往5纳米迈一步。这对国内芯片产业来说,等于在全球供应链里插了面旗。 可麻烦也不少。国际客户那边,台积电、三星虎视眈眈,中芯国际要是跟英伟达走太近,怕是得罪其他大客户。 国内的中小芯片设计公司,靠中芯国际的产能吃饭,产能要是都给了H20,他们得闹翻天。更别说美国那边,制裁的靴子随时可能砸下来,接单等于在刀尖上跳舞。 华为那边,估计也得捏把汗。昇腾、鲲鹏芯片,是国产算力的门面,H20要是真在国内开卖,性能和价格的双重碾压,够华为受的。 市场客户谁不爱省钱又高效?华为的市场份额,怕是要被挤得喘不过气。但华为也不是吃素的,制裁下都能杀出一条血路,生态整合、系统优化,样样拿手。 这次危机,可能会倒逼华为加速研发,拉着中芯国际、紫东太初这些玩家,建个更紧密的国产芯片联盟。长远看,华为的生态牌,可能会让国产芯片在全球站得更稳。 芯片产业不是普通生意,牵扯国家战略。中芯国际接单,等于在国际供应链里投颗炸弹,国内市场能解渴,可国际关系得重新权衡。 不接吧,又怕错过技术升级的窗口,AI市场的需求可不等人。政策得在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间找平衡,既要让中芯国际借力英伟达把技术提上去,又得护着华为这些企业的根基。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赖,注定这不是零和游戏,合作和竞争,本来就得两手抓。 这事要真成了,国内芯片产业没准能借机翻身。中芯国际的技术升级,能让代工市场格局变一变;华为的生态整合,可能会拉动整个国产芯片链条。 全球博弈的棋盘上,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从来不是二选一,找到平衡点,才是硬道理。你觉得中芯国际该不该接这单生意?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微风]如果黄仁勋这次跑到中国,直接要求中芯国际代工H20芯片,然后在国内销售。
烟雨故人念
2025-04-18 14:01:40
0
阅读:430
沃土小草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重庆-草帽王
胡说八道鬼扯蛋一枚
用户10xxx49
国内已有的少来,加关税!
飞舞
还是赚中国的钱,货还是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