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5岁女知青抱着4岁儿子回京,母亲气得半死,怒骂她未婚先孕,不知羞耻,谁料,当她得知孩子的身世后,却立马变脸,抱起孩子打算自己来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事情得从几年前的知青下乡说起。 邵红梅在农村时,遇到了赵玉刚。赵玉刚的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又不在身边,年幼的他孤苦伶仃,几乎成了一个没有依靠的孩子。 邵红梅那时是刚刚下乡的年轻知青,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她决定承担起照顾赵玉刚的责任。 虽然自己也年轻,刚刚开始接触农村生活,但邵红梅并没有退缩,她承诺自己会抚养赵玉刚,帮他走出困境,成个好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玉刚在邵红梅的细心照料下,逐渐长大。 他从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孩子,变得越来越坚强,也逐渐把邵红梅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依靠。 邵红梅对他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赵玉刚找到了母亲的温暖。 即使自己有许多困难,邵红梅也从未放弃过赵玉刚。 在1976年,邵红梅因为各种原因必须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之前,她考虑过将赵玉刚留在乡下,但赵玉刚却无论如何不肯离开她,最后,邵红梅决定带着赵玉刚回京。 在北京,她的母亲邵女士见到这个孩子时,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了“私生子”这个词。 她认定这个孩子肯定是邵红梅未婚先孕所生,直接对邵红梅发火,怒骂她不知羞耻,甚至说她这是给家里丢人。 邵红梅的母亲一开始根本不理解这件事,觉得自己的女儿年轻,做错了事情。 而且从她的角度来看,那个孩子也太不靠谱了,父母没了、家庭条件差,邵红梅这么做简直是在破坏自己的前途。 她直接责怪邵红梅太过轻率,搞得自己父母也跟着丢了面子。 可是邵红梅并没有急着反驳母亲,她知道,母亲的愤怒来自于不了解,她决定耐心解释。 邵红梅耐心地向母亲说清了赵玉刚的来历,告诉她这个孩子并不是自己生的,而是她当时在下乡时捡回来的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儿。 邵红梅讲到赵玉刚的母亲早逝,父亲又没在身边的悲惨经历,母亲听着听着,愤怒的情绪逐渐平息。 渐渐地,邵女士从气愤中冷静下来,她的心情也开始转变。 她意识到,赵玉刚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何错之有?自己女儿不仅没有辜负家庭的期望,还勇敢承担起了这份责任。 一听到赵玉刚的真正身世,邵女士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彻底改变了。 她从最初的愤怒变为深深的同情,甚至觉得自己也应该为这个孩子尽一份责任。 于是,她主动表示,既然赵玉刚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孙子,她决定跟邵红梅一起抚养这个孩子,尽自己所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 于是,邵红梅和母亲一起照顾赵玉刚,两个女人的爱心、耐心和关怀成为了赵玉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她们的照料下,赵玉刚不仅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和爱,还能够顺利接受教育。 邵红梅母亲那时还亲自为赵玉刚安排了很多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助,尽量让他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 赵玉刚在邵红梅和母亲的关爱下,不仅得到了温暖,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不再是那个孤单无助的孩子,而是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优秀青年。 等到他长大,顺利完成学业后,赵玉刚非常感激这两位女性的无私养育,他深知,如果没有邵红梅和她母亲的帮助,自己的人生或许会完全不同。 从那个时候开始,赵玉刚一直没有忘记邵红梅和她母亲的恩情。 他知道,自己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方向,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爱心与帮助,才让他成了一个不忘本、不抛弃、不放弃的青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顶端新闻——《22岁未婚女知青抱着4岁儿子回家被母亲指责,没想到,随后她却抱过孩子:我和你一起养》
1976年,25岁女知青抱着4岁儿子回京,母亲气得半死,怒骂她未婚先孕,不知羞耻
秋水看伊人
2025-04-18 13:24: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