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中国哨兵突然看到,对面日军阵地有个像灯泡似的东西上蹿下跳,想开枪却觉

不秃头的历史迷 2025-04-18 13:16:00

1938年,中国哨兵突然看到,对面日军阵地有个像灯泡似的东西上蹿下跳,想开枪却觉得射程不够,恰巧此时几名老兵晃晃荡荡的走过来,老兵得知情况后果断开枪,结果竟立下奇功。

当时,日军阵地的联队长名叫饭冢国五郎,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比较特别,而他的经历也很离奇,特别是他的死更是充满了戏剧性和讽刺性。

饭冢国五郎号称“军神”,但他的实力未必有多强,主要是日军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们喜欢互相吹捧,再加上饭冢国五郎打赢了几场仗,这才让他名声在外。

不过也正是因为“军神”这个称呼,让他早早葬送了性命,惹出了“一张照片引发的血案”,下面,我们把时间重新推回到事发当天:

1938年9月3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抗日战场前线,粤军160师依托庐山有利地形,成功抵住了饭冢国五郎率领的日军101师团101联队的第15次进攻,饭冢国五郎气得哇哇乱叫。

就在这时,日本战地记者小悮行男,来到饭冢国五郎所在的庐山秀峰脚下,打算采访一下这位所谓的日军“军神”。

饭冢国五郎一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自然来了兴致,滔滔不绝的跟小悮行男讲起了,自己有多么的厉害,以及自己有多么的不容易。

实话实说,饭冢国五郎有多厉害没看出来,但他当时确实挺崩溃的,因为粤军160师3000余名将士,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牢牢守住了庐山防线,让他无法前行半步。

久攻不下的饭冢国五郎已尽显疲惫之色,他不停的跟小悮行男抱怨,小悮行男虽然没有打断他,但关注点明显不在他的牢骚话那里。

小悮行男发现,饭冢国五郎的眼中充满了血丝,胡子也很多天没刮过了,再加上天气炎热,饭冢国五郎光着膀子,脸和上身都晒得非常黑。

饭冢国五郎当时的形象明显不好看,甚至显得非常狰狞可怕,但小悮行男却认为,这正好可以突显出饭冢国五郎的辛劳形象,于是他就提出要给饭冢国五郎照相。

饭冢国五郎刚开始还假意推辞了一下,不过在小悮行男和手下们的吹捧下,半推半就的就答应了照相,那想要照相自然得选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

小悮行男把饭冢国五郎带到了秀峰寺西方的一处高地,饭冢国五郎就站在那处高地,手握指挥刀,上蹿下跳的摆着各种造型,嘴里也叽里咕噜的一直吼个不停。

然而就在饭冢国五郎照相照得正嗨时,危险也随之而来,原因很简单,饭冢国五郎一行被对面的中国阵地哨兵发现了。

本来吧,由于阵地错综复杂,饭冢国五郎未必能引起中国哨兵的注意,可当时小悮行男为了照片的效果,竟然给饭冢国五郎找来了一顶钢盔戴在了头上。

当时,日军钢盔的涂漆是有问题的,在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刷后,经常容易掉漆,然后露出钢底,在强光的照射下会闪闪发亮。

饭冢国五郎戴的头盔恰好掉漆了,当时又是正午时分,阳光非常刺眼,因此中国哨兵就发现了,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饭冢国五郎。

饭冢国五郎上蹿下跳的那股得瑟劲,可是把中国哨兵气得不行,虽然由于饭冢国五郎上身赤膊,中国哨兵不知道他的军衔,但也想教训一下饭冢国五郎,因为他太能出风头了。

可这时候却遇到了问题,中国哨兵目测双方的直线距离是800米,这已经超出了中国哨兵手中的汉阳造步枪有效射程。

汉阳造步枪的表尺射程虽然号称1800米,但在实际射击过程中,其最大射程能有个1300米也就不错了,而它的有效射程,撑死也就600米。

所以,中国哨兵手中的汉阳造步枪,是打不着饭冢国五郎的,当时中国哨兵面临的情况是,打的话打不着,不打的话又恨得牙痒痒,就在中国哨兵左右为难时,破局的人竟然来了。

原来,几名老兵吃完午饭后,正背着“三八大盖”晃晃荡荡的朝中国哨兵这边走来,见老兵背的是“三八大盖”,哨兵眼前突然一亮。

“三八大盖”也就是三八式步枪,他的表尺射程达到了2400米,有效射程虽然也只有600米左右,但其子弹的飞行状态非常稳,实战中经常有800米距离击杀敌人的记录。

所以说,理论上来讲,老兵背着的“三八大盖”是能打得着饭冢国五郎的,中国哨兵立即把情况跟几名老兵说了,老兵听后也决定要教训一下,对面嚣张的饭冢国五郎。

老兵就瞄上了饭冢国五郎,而此时的照相环节已经结束了,小悮行男正准备离开,饭冢国五郎边给大家讲笑话,边准备离开那里。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饭冢国五郎转身的一瞬间,他的上半身完全暴露给了老兵,老兵立即扣动扳机,结果饭冢国五郎应声而倒,旁边的下属们连忙找来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但一切都晚了,因为老兵这枪打得太准了,直接打穿了饭冢国五郎的心脏,任是谁都不可能把他救活了,不过日方的记载是,饭冢国五郎身中两枪,但不管真实情况怎样,饭冢国五郎都被击毙了。

要说饭冢国五郎的死,除了他能得瑟,在那哇哇乱叫的照相外,还是他的那个钢盔太闪亮了,日军钢盔反光性的问题,让他暴露了目标。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英勇的抗战老兵,是他的枪法好,才在800米外毙敌,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不过可惜的是,这位老兵的名字没有被记录下来。

0 阅读:0
不秃头的历史迷

不秃头的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