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乌克兰空军表示:他们在乌克兰东部的一次战斗任务中,折损了1架“战隼”战机(F-16),而这是自2024年8月“战隼”战机进入乌克兰以后,损失的第2架。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俄罗斯方面也表示:他们击落了一架“战隼”。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表态并不是最快的,泽连斯基比他们承认得更早。印度《欧亚时报》针对当天的战机坠落的时间过程做了一个盘点。 当天下午1点左右,社交媒体上首度报道了“战隼”战机被击落的消息。下午2点42分,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证实了战机被击落事件,并对26岁的乌克兰飞行员伊凡诺夫表示哀悼。 另一方面,乌克兰空军直到基辅时间当晚9点23才正式宣布了这次事件,证实战机折损和伊凡诺夫丧生。这一场景让外界颇为诧异:为何泽连斯基会在短短不到2个小时内承认此事,甚至远早于乌克兰空军的表态?外界普遍认为,泽连斯基火速承认此事的细节透露了超出事实本身的信息。 据了解,伊凡诺夫原本是乌军苏-25战机的飞行员,后来经过西方的训练后,他熟练掌握了“战隼”战机。对乌克兰而言,这批飞行员可是瑰宝。培训一位成熟的空军飞行员原本就是一个长期工作,更何况是能够驾驶西方“战隼”战机的飞行员。总而言之,伊凡诺夫的死亡对乌克兰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不过乌克兰并未披露伊凡诺夫死亡的确切位置以及原因。俄罗斯方面虽然表示他们击落了“战隼”,但他们也并未说明具体在哪里,使用了什么武器击落了这架战机。 “电报”社交频道援引一位目击者的说法称,当时在苏梅上空有1枚俄罗斯导弹很接近1架“战隼”。这引发了“战隼”可能被俄罗斯战机发射的1枚远程空对空导弹击落的说法。
由于西方情报机构一直在密切监视俄罗斯的“凯旋”防空系统(S-400)的部署,广泛认为,它不太可能涉事,因此大家才会把猜测的目光放到了俄罗斯的战机上。但从常规逻辑判断,这又与相关交战的运作方式不符,从俄罗斯领土上空发射的导弹只会迎面打击战机,而不是从后方追着敌机的屁股打。
最终经过分析,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在靠近苏梅州的边境方向部署了“凯旋”防空系统,而乌克兰并不知道这款防空系统的存在,当乌军战机逼近这一地区时,便被防空系统锁定,最终难逃被击落的命运。 但考虑到过去北约一直在密集监控俄罗斯对于“凯旋”防空系统的部署,如果乌克兰不知道这一地区有“凯旋”防空系统的存在,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和北约没有侦察到这一情况,或者是他们对乌克兰隐瞒了最新的情报侦察数据。
若真是这种情况,那泽连斯基反应异常迅速,甚至抢在乌克兰空军正式证实之前,就公开证实“战隼”战机折损就不难理解了。他在向西方发出一个刻意的政治信号,告诉他们这一类情报出现破口的后果。
这一事件也进一步凸显了乌克兰“战隼”机队的战略脆弱性。尽管它具有一定的战力,但更先进的俄式防空系统与俄式战机对它的持续运作构成了很大的挑战。西方提供的战场实时情报信息对提高“战隼”战机的战场存活率而言非常关键,如果情报出现破口,这些高价值的军事资产将会非常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