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强侵略和内部衰败的背景下,清政府及民国政府曾多次被迫对外妥协甚至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晚清时期的妥协与屈辱 1. 《南京条约》(1842年) 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签订。 妥协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权开始沦丧。 2. 《瑷珲条约》(1858年) 背景:沙俄趁英法联军侵华之机威胁清政府。 妥协内容:割让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乌苏里江以东由中俄“共管”,后被沙俄吞并。 影响:中国丧失东北大片领土,沙俄扩张野心暴露。 3. 《北京条约》(1860年)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妥协内容: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确认《瑷珲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给俄国。 影响:列强势力深入华北,边疆危机加剧。 4. 《马关条约》(1895年) 背景:甲午战争惨败,北洋水师覆灭。 妥协内容: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 5. 《辛丑条约》(1901年)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彻底屈服。 妥协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近10亿两;允许外国驻军京津要地;镇压反帝运动。 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 二、民国时期的对外妥协 1. 接受“二十一条”(1915年) 背景:日本趁一战逼迫袁世凯政府。 妥协内容:承认日本在山东、东北、内蒙古的特权;允许日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影响:引发“五九国耻”抗议,暴露北洋政府软弱。 2. 外蒙古“自治”(1913-1945年) 背景: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北洋政府无力控制。 妥协内容:1913年《中俄声明》承认外蒙古“自治”,1945年国民政府被迫承认其独立公投。 影响:中国失去约156万平方公里领土。 3.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1931年) 背景:日本侵占东北,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妥协内容:张学良奉命不抵抗,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影响:日本建立伪满洲国,东北被殖民14年。 4. 《何梅协定》(1935年) 背景:日本逼迫国民政府退出华北。 妥协内容:国民党撤出河北驻军,取缔抗日活动。 影响:华北门户洞开,日本全面侵华蓄势待发。 三、妥协的根源与反思 1. 国力衰微:工业、军事、制度全面落后于列强,难以抵御侵略。 2. 内部腐败: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牺牲国家主权,比如如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比如袁世凯想复辟帝制,当上皇帝。 3. 分裂与内战: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民政府难以集中力量御外。 四、对比与启示 妥协的代价:领土丧失、经济崩溃、民族尊严扫地。 抗争的力量:从林则徐到抗日军民,中国人民从未停止反抗,终于迎来历史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抗战,最终结束百年屈辱,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这些历史教训表明:国家的独立与强大必须依靠自身的团结与进步,妥协投降只会招致更深重的灾难。 比如这次,面对美国的关税战,毛主席一出手,美国就开始慌。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连续两天在社交媒体发布毛主席当年对美讲话的视频。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直到完全胜利……毛主席那熟悉的声音、那铿锵的言语,一下子打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里,更打疼了美国人的神经。 顿时,评论区炸了,舆论场热了,BBC也理中客了,全世界都在看了:中国这回动真格的了!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就象一个人没有灵魂,中华之幸就是近代出现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使中华民族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挺直了脊梁,重新找回了中国人的尊严。 中国人民最大的财富是毛泽东思想,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人前行的灯塔!毛泽东思想万岁!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别说美国的所谓关税,咱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指导,诸君请看毛主席的语录,哪句没有印证!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坚决粉碎美国的一切阴谋,做好一切准备,为了祖国,时刻准备着!
在列强侵略和内部衰败的背景下,清政府及民国政府曾多次被迫对外妥协甚至签订丧权辱国
本康世界
2025-04-18 11:08:4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