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6岁张爱玲吃下堕胎药,在床上痛得直打滚。突然,孩子掉出来,她长舒一

品古观今呀 2025-04-18 11:00:17

1956年,36岁张爱玲吃下堕胎药,在床上痛得直打滚。突然,孩子掉出来,她长舒一口气:“终于下来了!”随后,顺手将孩子扔进了马桶...... 张爱玲出生于显赫的名门望族,她的家世在当时可谓无人不晓。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名臣,而祖母则是李鸿章的长女,这样的家庭背景本该给她带来优渥的生活环境。然而,在这个大家族中,张爱玲并非备受宠爱的小公主,反而过着需要处处察言观色的生活。 在她年仅三岁时,父母便离婚了。父亲是典型的被废掉的官二代,靠家族产业生活,性格懦弱;而母亲则独立自主,渴望自由。离婚后,母亲并没有带走张爱玲,而是将她留给了父亲。 不久后,父亲续弦,张爱玲有了继母。这位继母对她毫无爱意,经常虐待她,还在父亲面前诬陷她。尽管童年生活充满阴霾,但张爱玲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她将自己的童年伤痛转化为创作灵感,开始在文字中寻找慰藉和表达方式。 凭借自己的才华,张爱玲成功考取了英国大学,希望能借此机会去寻找母亲。然而母亲对女儿的求学之路漠不关心,拒绝为她支付学费。无奈之下,张爱玲只能向父亲求助,虽然父亲很不情愿,但最终还是给了她一笔学费。由于战争的原因,张爱玲未能前往英国,而是选择了香港大学就读,尽管后来未能完成学业。 在香港求学期间,张爱玲的写作才能初露锋芒。她开始发表作品,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对她而言,文学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出口。 在香港大学期间,张爱玲邂逅了风度翩翩的胡兰成。胡兰成对她展开热烈追求,两人一起看星星、看日出,探讨文学,创作话剧,仿佛找到了知音。这段关系激发了张爱玲创作的灵感,她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其中暗含着她对爱情的理解与期望。 然而,胡兰成除了才华横溢之外,还有另一面——花心好色,吃软饭,欠缺骨气。与张爱玲缠绵的同时,他还四处勾搭其他女学生,甚至被张爱玲当面撞见。面对如此渣男行径,痴情的张爱玲依然心存幻想,希望对方能回心转意。更令人心痛的是,在胡兰成经济拮据时,张爱玲将自己的稿费都转给了他。而胡兰成不仅没有回心转意,还将这些钱用于追求其他女性。 最终,当伤痛积累到无法承受的地步,张爱玲结束了这段感情。然而,这段恋情却成为世人诟病她的"黑历史",因为胡兰成的政治立场问题,使张爱玲背负了不小的骂名。 将最后一笔稿费寄给胡兰成后,仿佛是与过去做最后的告别,张爱玲只身前往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在美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她面临着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孤独感愈发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爱玲结识了赖雅——一位脾气温和的美国绅士。赖雅比她大十几岁,已经五十多岁了。此时的张爱玲,经历了胡兰成的背叛,只想要一段平静的生活,于是接受了赖雅的追求,两人很快结婚了。 1956年,36岁的张爱玲在与赖雅的婚姻中迎来了一个意外——她怀孕了。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孕育新生命本该是喜悦的事情,但对张爱玲来说,这却是一件令人忧心的事。 此时的赖雅已经五十多岁,年龄偏大,精力和经济状况都不足以支撑抚养一个孩子。在美国这个陌生的国度,张爱玲没有亲人依靠,也没有朋友帮衬,面对这个意外的生命,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1956年的那一天,张爱玲服下了堕胎药。药物引发的剧烈疼痛让她在床上痛苦地翻滚着,那种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灵煎熬。当孩子最终掉出来时,张爱玲长舒一口气:"终于下来了!"随后,她顺手将孩子扔进了马桶。 这个冷静得近乎冷漠的举动,背后隐藏着张爱玲复杂的情感世界。张爱玲的日记中对这次经历的记录极为零星,仅有的只言片语却透露出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这次经历成为她生命中又一个无法磨灭的创伤,也使她失去了成为母亲的机会。 生活的打击并未就此停止。婚后不久,赖雅患病瘫痪,从张爱玲的伴侣变成了需要她照顾的病患。面对丈夫的病情,张爱玲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承担起了照顾者的角色。 为了支付赖雅的医疗费用,张爱玲重新拿起笔来创作,以稿费维持生计。一边照顾病重的丈夫,一边艰难地进行文学创作,这样的双重压力让张爱玲身心俱疲。她的创作开始带有明显的悲观色彩,对生活的失望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 尽管张爱玲付出了努力,赖雅的病情还是不断恶化,最终离世。失去了最后一个情感寄托,张爱玲的生活彻底失去了重心,她开始从内到外崩溃。 她的生活变得极度混乱,不再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卫生纸和垃圾随处可见,家里杂乱不堪。最终,张爱玲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直到房东来查看房子时,才发现她已经去世。这样的结局,让人不禁唏嘘感叹。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2
2025-04-18 11:19

张婊爱玲,委身汉奸,下场活该!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