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在岳父的牵线下,纳了14岁的小妾徐兰森。洞房花烛夜,阎锡山对小妾说:“我和原配是真爱,你只负责传宗接代。” 这话,徐兰森记了一辈子。 1914年,中国正处于民国初期的动荡时期。袁世凯称帝野心日益膨胀,而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也逐渐形成。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尽管新思潮涌动,但在婚姻家庭观念上,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作为山西军阀的阎锡山,此时已31岁,在政治和军事上颇有建树,被称为"山西王"。他的一举一动不仅关乎个人,更牵涉到家族声誉和政治联姻的考量。 阎锡山的婚姻开始于1898年,当时年仅15岁的他与徐青竹在父母安排下相识。初见徐青竹时,年少的阎锡山便为她的才情和气质所吸引,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数年,阎锡山与徐青竹的感情始终如胶似漆,不似寻常包办婚姻那般冷淡疏离。他们生活甜蜜,情感交流深入,在旁人眼中,宛如一对难得的神仙眷侣。 然而,美满婚姻中却始终缺少一样东西——子嗣。婚后多年,徐青竹始终未能怀孕。起初,两人并不在意,认为顺其自然即可。但随着阎锡山在政治上地位日益稳固,后嗣问题逐渐成为家族关注的焦点。 阎锡山的父亲多次召他到祠堂训话,强调传宗接代的重要性。家族长辈们四处寻医问药,希望帮助徐青竹怀孕。最终在一次详细检查后,医生确诊徐青竹没有生育能力。 面对妻子无法生育的现实,阎锡山起初坚决表示不在意,认为两人相爱才是最重要的。但家族压力日益增大,尤其阎锡山的父母几乎每日都提及纳妾一事。 看到丈夫夹在家族与爱情之间的艰难处境,徐青竹开始暗中做出自己的安排。她深知若由阎家直接选妾,自己的地位必将动摇。于是,她悄悄调查了几位可能成为小妾的人选,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岳父家族的一位远亲——年仅14岁的徐兰森身上。 徐青竹向岳父提议,由他出面牵线,为阎锡山纳徐兰森为妾。这样做既能满足阎家对子嗣的渴望,又能保证小妾与自己有亲戚关系,更易于掌控。岳父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着手安排。 1914年,在多方压力和徐青竹的婉转劝说下,31岁的阎锡山终于同意纳妾。但他提出了三个严格条件:小妾嫁入门后要跟着妻子姓;家中大小事务仍由徐青竹全权管理;若小妾生育子女,必须认徐青竹为母亲。 就这样,在岳父的牵线下,14岁的徐兰森成为了阎锡山的小妾。婚礼虽不如正妻那般隆重,但因阎锡山的地位,仍有不少宾客出席。洞房花烛夜,阎锡山直言不讳地对徐兰森说道:"我和原配是真爱,你只负责传宗接代。" 阎锡山接着向徐兰森承诺,虽然情感上无法给予回应,但在物质生活上会确保她衣食无忧。同时,他也明确告知徐兰森在这个家中的位置和界限——她永远无法取代徐青竹在他心中的地位。 徐兰森为阎锡山陆续生下六个孩子,满足了阎家对后嗣的期盼。然而,按照当初的约定,这些孩子们不能称呼亲生母亲为"母亲",而只能叫"姨"。 徐青竹以母亲的身份抚养着这六个孩子,教导他们读书礼仪,维护着家族的体面。作为名义上的母亲,她尽力公平对待每个孩子,但血缘关系的缺失总是在不经意间显现。徐兰森则处于尴尬的位置,既是孩子们的生母,却无法得到正式的承认,只能在规矩允许的范围内与子女相处。 1926年,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战争,意图统一全国。作为山西实力派军阀,阎锡山面临着严峻的政治选择和军事压力。在这场动荡中,为了保证家人安全,阎锡山决定带徐兰森和六个孩子暂时离开老家,前往较为安全的地区避难,而让徐青竹留在家中照顾年迈的父母。 在远离徐青竹的环境中,徐兰森逐渐获得了更多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自主权。她开始鼓励孩子们改口,称呼自己为"母亲"。孩子们年幼,在生母的引导下,称呼很快发生了改变。 当阎锡山带领家人返回后,徐青竹很快发现了孩子们称呼的变化。这对她而言是严重的冒犯和挑战,事关家中权威和地位。徐青竹向阎锡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希望恢复原有的称呼规则。 然而,此时的阎锡山正忙于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军事和政治上的压力让他无暇顾及家庭琐事。面对妻子的抱怨,疲惫不堪的阎锡山脱口而出:"她本来就是他们的母亲,他们要叫就叫吧。" 徐青竹受到极大伤害,从那一刻起,她不再允许丈夫进入自己的房间,两人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减少。 随着徐青竹的退让,家中的权力格局逐渐发生变化。徐兰森从最初的顺从小妾,逐渐接管了府中女主人的职责。 阎锡山沉浸在政治漩涡中,对家庭变化虽有察觉,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挽回。徐青竹与阎锡山之间的隔阂始终未能消除。直到徐青竹去世,两人的心结仍未解开。
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在岳父的牵线下,纳了14岁的小妾徐兰森。洞房花烛夜,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17 15:16:16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