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明太祖朱元璋的怒火瞬间点燃!“皇后出殡,天降不祥,莫非天意要与朕作对!” 他暴跳如雷,竟要拿全城百姓陪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老和尚站了出来,几句简单的话,就让这位杀伐果断的皇帝瞬间冷静下来,甚至嚎啕大哭。 这位皇后,就是朱元璋一生最敬重的女人,马皇后,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及她去世后的种种事件,都深深影响了朱元璋,也影响了大明王朝的走向。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别看朱元璋后来当了皇帝,但他年轻时可没少吃苦,四处流浪,当过和尚,要过饭。 马秀英跟着他,也是一路风雨,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可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马秀英对朱元璋不离不弃,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朱元璋打仗,她在后方帮着缝补浆洗,安抚军心,朱元璋没饭吃,她就到处找吃的,甚至把自己省下来的粮食都给他。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也没忘了马秀英的好,他封马秀英为皇后,对她十分敬重。 马皇后虽然当了皇后,但生活依然很简朴,经常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她还经常劝朱元璋要爱护百姓,不要滥杀无辜。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重,朱元璋心急如焚,召集了全国最好的太医来为她诊治。 可是,马皇后的病情却不见好转,看着朱元璋着急的样子,马皇后心里很难受。 她把朱元璋叫到床前,虚弱地说:“陛下,我的病是好不了了。生死有命,你就不要再为我费心了。” 朱元璋听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恳求马皇后:“皇后,你一定要好起来啊!朕不能没有你!” 马皇后摇了摇头,说:“陛下,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是,我如果吃了药,病还是不好,你一定会怪罪太医的,这些太医都是无辜的,我不想因为我的缘故,让他们受到牵连。” 朱元璋听了,更加难过,他知道马皇后说的是实话,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杀人,如果马皇后吃了药没好,他肯定会迁怒太医。 马皇后接着说:“陛下,我死后,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要选贤任能,纳谏如流,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有,要好好对待你的子孙,不要让他们骄奢淫逸,为非作歹。” 朱元璋一边哭,一边点头答应,马皇后看着朱元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说:“陛下,我虽然要走了,但我永远都会在你的心里。”说完,马皇后就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马皇后的去世,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他悲痛欲绝,决定为马皇后举行隆重的葬礼。 洪武十五年九月十七日,马皇后的灵柩从皇宫出发,前往孝陵安葬。 当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可是,当送葬队伍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变天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朱元璋看到这场大雨,顿时火冒三丈,他认为这是老天爷在跟他作对,是对马皇后的不敬。 他怒吼道:“是谁惹怒了上天?朕要将他们全部处死,给皇后陪葬!” 周围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祸上身。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名叫宗泐的老和尚站了出来。 他走到朱元璋面前,双手合十,缓缓说道:“陛下息怒,这雨不是天降的,是上天为皇后娘娘的去世而悲伤落泪啊!雷声也不是上天的愤怒,而是大地在为皇后娘娘的功德而赞叹啊!西方诸佛都来送马皇后了” 朱元璋听了宗泐的话,愣了一下。他仔细一想,觉得宗泐说得有道理。 马皇后一生行善积德,深受百姓爱戴,她的去世,确实值得上天为之悲伤。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怒火渐渐平息,他叹了口气,说:“罢了罢了,既然是上天的心意,朕也不好违背。” 于是,朱元璋下令,让送葬队伍继续前进,大雨一直下着,仿佛要洗刷掉人世间所有的悲伤和痛苦。 朱元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脸上满是泪水。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一直没有再立皇后,他经常一个人对着马皇后的画像发呆,回忆起他们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每当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他总是会想起马皇后,想起她曾经给他的建议。 《明史》评价马皇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说她“佐太祖定天下,劝帝爱民,宫中称贤后”。 马皇后以她的善良和智慧,赢得了朱元璋的尊重和爱戴,也为大明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光辉,她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朱元璋晚年,常常回忆起马皇后,他说:“皇后与我同甘共苦,她对我的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甚至将马皇后的遗言刻在石碑上,告诫子孙后代要以马皇后为榜样,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马皇后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她的影响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她不仅是朱元璋的妻子,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伙伴和精神支柱。 她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传颂的佳话。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明太祖朱元璋的怒火瞬间点燃!“皇后出殡,天降不祥,莫非天意
寒星破晓光淡
2025-04-17 13:56:38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