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2023年,女子参加闺蜜婚礼,随礼时误将1200元礼金随给了隔壁家,事后发现出岔子,女子礼貌要回,还主动提出还1000就行。不料对方先是要证据,后是要监控,态度强硬就是不还:谁让你自己不注意! “我绝对随礼了,还随了1200,怎么可能没有呢...”叶女士听着闺蜜的话,她也有点诧异,自己钱都给了,咋可能礼单上没有呢.... 叶女士一大早就起了床,精心打扮自己。 这是她最好的闺蜜林雪(化名)要出嫁的日子,从大学一路走来,俩人情同姐妹,她当然得好好捧场。 在出门前,她还仔细把准备好的钱塞到红包,原本打算包1000,但想到这是闺蜜一生一次的大喜事,自己也希望能表示多一些心意,最后还是决定加多200元,“就当是一份特别的祝福”,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那天叶女士一身优雅打扮,怀着满心的喜悦赶到婚礼现场——酒店大门口人来人往,宾客络绎不绝,空气中弥漫着鲜花和香水的味道,一派喜庆热闹的氛围。 她走进一楼大厅,看见入口处早已摆好了迎宾台,上面放着大红的签到本、红包盒和一个写有“喜宴接待处”的标牌,还有几位穿着礼服、看起来颇为忙碌的年轻人正热情地接待宾客。 叶女士心里暗自点头:“应该就是这里了。”她走上前,把写好祝福语的1200元红包递给接待的人,并特别说明:“我是新娘的朋友,叶女士,麻烦登记一下。” 接待人员笑着接过红包,在本子上飞快写下名字,还礼貌地说:“好的。” 她心满意足地点头感谢,提着小包包坐电梯上了楼。 电梯里还有其他宾客,大家有说有笑,她也在心里默默期待着闺蜜林雪穿上婚纱的样子。 整个婚礼过程温馨感人,她和老朋友们重逢,合影留念、共饮香槟,一天过得无比愉快。 然而几天后,林雪突然发来一条微信,语气虽轻,却带着一丝疑惑:“你那天……送红包了吗?”这句轻飘飘的话像一块石头砸进叶女士的心湖,她愣住了,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停半天才回:“啊?当然送了啊,我到酒店一楼就交了红包,还登记了名字!” 可林雪那边的礼金清单里,根本没有叶女士的名字。 叶女士心里一沉,立刻拨通了酒店前台的电话,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工作人员帮她调出当天的接待记录,结果一查才发现:她的那份红包——确实被收了,但收的人并不是新娘家的亲友,而是另一场同时间段在酒店一楼举办的“成人礼”接待处,那一桌宾客正是俞先生一家为孩子举办18岁成人礼的现场。 原来,那天酒店接待了好几场宴会,婚礼在三楼,而俞先生女儿的成人礼恰巧设在一楼偏厅。 迎宾布置相似,红色签到本、喜庆装饰让叶女士一时疏忽,把两场喜宴搞混了。 而那位收红包的工作人员,根本不认识新娘或她的朋友,只是机械性地接待每一个来宾——甚至没有核对身份。 知道真相的叶女士顿时哭笑不得,既懊恼又有些委屈:“我这是给人家孩子18岁当压岁钱了?”她无奈地和林雪解释了整件事,又去酒店试图追回红包。 叶女士意识到自己误将礼金交给了错误的对象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酒店的负责人,恳请酒店经理协助联系俞先生。 她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还主动提出只要能追回部分金额,愿意自行承担一部分责任,象征性地只请求返还一千元。 她语气诚恳地表示:“是我自己疏忽在先,给你们也添了麻烦,只希望大家能体谅一下。” 俞先生的反应却出乎叶女士的意料,他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对她的说法表示强烈质疑,“你说交给我们,那有什么证据?”他话里带刺,显得不太愿意配合。 面对这种态度,叶女士只能冷静应对,随即请求酒店调取当天的监控录像。 很快,视频资料被调出,画面中清楚地记录下了她在大厅入口处,将标注着名字的红包交给了俞家那边迎宾桌前的一位中年男士,而那人正是俞先生安排负责登记礼金的亲戚。 视频里不仅有交接动作,还能听到她报出“我是新娘那边的朋友”时,对方点头回应的声音。 证据面前,叶女士原以为事情总算可以得到合理解决。 可出乎意料的是,俞先生却仍一再推诿。 他先是表示“最近单位忙得不可开交”,之后又借口“临时出差,人在外地”,迟迟不肯露面处理此事。 叶女士多次打电话、发信息,对方都以各种理由搪塞,有时干脆一读不回。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俞先生的态度也愈发消极,甚至到了最后,彻底不再接听电话,社交平台也一一拉黑,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叶女士焦急万分,几经思量后,只能选择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 民警接警后介入了解情况,并试图联系俞先生进行调解。但即使面对警方的调查通知,俞先生仍然避而不见,甚至连户籍地址都找不到人。 在警方的不断追问下,俞先生最终不情愿地现身,归还了1000元给叶女士。 信源:小强热线
“尴尬了!”2023年,女子参加闺蜜婚礼,随礼时误将1200元礼金随给了隔壁家,
冷夜望星
2025-04-17 12:56:57
0
阅读:57
千年等一回
还了1000?为什么不是全额退回来?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