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不许中国踏足南美,外交部反将6军,中美开战结局难逃6字

鉴国际者 2025-04-17 12:33:01

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将中美"关税大战"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在这场经济博弈背后,美国国内对华鹰派势力的焦虑情绪不断升温,屡屡出现“主张对华军事对抗”的声音。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防长赫格塞思,这位防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煞有介事地声称中国怀有"全球军事野心",特别强调中国正在西半球和太空领域展示这种野心。 更可笑的是,他一边把美国包装成"被动受害者",一边却不忘把矛头指向巴拿马运河,妄称中国正试图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和政治压力控制巴拿马运河。 调简直是把"贼喊捉贼"演绎到了极致。要知道,巴拿马运河历史上确实曾被某个国家控制过,正是美国自己! 从1903年到1999年,美国长期掌控着这条连接两大洋的黄金水道。如今看到中国与巴拿马开展正常的基础设施合作,美国就坐不住了。 事实上,赫格塞思的言论不过是美国军方近期炒作"中国威胁"系列动作的一部分。 据美国海军作战部官员透露,五角大楼正在调整美军联合部队的训练模式,放弃传统的各军种分头训练,转而开展"跨大规模战场空间的一体化协同作战演习"。

美军高层认为,旧有的训练模式在未来印太地区的潜在冲突中存在局限性,难以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 对于美防长的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给出了六连问式的精彩回应,直指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行径: 是谁将拉美视为后院大搞"新门罗主义"? 是谁对拉美国家内政指手画脚? 是谁高举关税大棒进行胁迫? 是谁搞全球监控? 是谁军事基地遍布西半球? 是谁放任武器流入拉美? 美国将拉美地区视为“后花园”,却无法为地区国家提供真正有益的发展合作。 而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合作完全基于平等互利原则,与美国的霸权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当美国忙着在拉美搞"新门罗主义"时,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方式,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那美国真的想和中国发生真正的战争吗?中美开战又将是什么样的局面? 先说结果,一旦中美开战,结局只会是这6字"世界就要遭殃",这也是中方早已向美国言明的,中美之间不能发生冲突。 但中国的和平意愿绝不等于软弱。我们一直强调的"奉陪到底"也是在警告美国,无论是关税战,还是其他什么战,中国都不怕。

中美之间,要谈,美国必须放下盛气凌人的姿态;要打,中国也已做好充分准备。 某种程度上,如果美国执意挑起冲突,反而可能成为中国解决台湾和南海问题的历史机遇。 那中美之间真的会发生冲突吗? 美国国内有人想开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中美真的开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相互核威慑的背景下,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战争无异于集体自杀。中美之间更可能的是,美国将继续在经贸、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对中国施压,同时通过军事威慑维持其霸权地位。 这一点从美国副总统万斯前几天的话中也能看出一二。 据美媒报道,万斯曾表示:"美国一些鹰派的确想要和中国发生真正的战争,这太疯狂了。" 万斯一再强调:特朗普想要的是公平贸易和美国经济更加自力更生,而不是战争。 事实上,现在的美国并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其与中国一战。 虽然特朗普近期多次释放军事威胁信号,包括提出将国防预算提升到1万亿美元的计划,但这些举措目前仍停留在战略规划层面,距离实际作战能力尚有距离。

更何况,美军目前的战备状况并不乐观——战机良好率普遍低于70%,F-22、F-35等主力战机以及伯克级驱逐舰的完好率甚至低于50%。这种情况下,美国确实难以承受与中国这样体量的对手开战的风险。 而且,当前美国几乎与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在打关税战,此时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无异于对自身经济雪上加霜。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中美博弈的核心是国际秩序主导权之争。美国之所以对中国与拉美合作反应强烈,是因为它动摇了美国经营两个世纪的"后院"秩序。 同样,美国炒作"中国军事威胁",实质上是为了维持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霸权。 但时代已经变了。今天的中国拥有完全捍卫自身利益的能力,而美国则面临着国力相对衰退的困境。 特朗普政府既要对中国强硬以安抚国内鹰派,又要避免实际冲突导致不可控后果,这种矛盾心态正是当前美国对华政策摇摆不定的根源。 对中国而言,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确保和平发展的权利不被剥夺。

0 阅读:66
鉴国际者

鉴国际者

天下大事,皆入我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