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慢性创面不治或致截肢##慢性难愈创面全身疾病的局部信号#】糖尿病足

大皖新闻 2025-04-17 01:26:00

【专家提醒:#慢性创面不治或致截肢##慢性难愈创面全身疾病的局部信号#】糖尿病足伤口经久不愈,整只脚流脓、散发恶臭;顽固性压疮成“大窟窿”,伤口溃烂、长蛆……临床上有一种伤口,被称为慢性创口,不是简单地消毒包扎就能愈合,其特点是经久不愈。事实上,如果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治疗仍未愈合,或没有明显愈合趋势,就属于慢性创面。如未及时就医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感染、截肢等严重后果。

小叶医探4月16日从合肥京东方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引进国内慢性创面诊疗领域权威专家田耿家教授担任骨科慢创中心首席专家,全面开展慢性难愈性创面微创诊疗,力求缩短时间患者康复周期,提升提升区域慢性创面诊疗水平。

持续1个月以上仍未愈合的创面需警惕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4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可能在8年内出现足部溃烂,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高达30%,慢性难治性创面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通常来说,如果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治疗仍未愈合,或没有明显愈合趋势,就属于慢性创面。但判断标准并非绝对,还需综合创面大小、病因及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如果伤口每周缩小不到10%-15%,或超过1个月未缩小50%,就应警惕慢性创面的可能。

具体而言,常见的慢性难愈创面包括有压疮(褥疮),即因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身体长时间受压,局部血流不畅,导致皮肤及深部组织坏死,以及由静脉曲张、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性溃疡,常表现为小腿或足部慢性溃疡。

此外,糖尿病足也是常见的慢性创面,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损伤和血管病变,足部极易发生溃疡,甚至引发严重感染。同时,老年人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缓慢,也易发展为慢性难愈性创口。

专家提醒,如出现伤口持续1个月不愈合,糖尿病足溃烂,术后切口流脓、红肿或愈合不良,以及长期卧床皮肤破损、溃疡、发红或感染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每2小时更换体位有助于预防压疮

“慢性创面绝非简单的皮肤损伤,而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田耿家介绍,基础疾病多、皮肤脆弱、营养状况较差的中老年人以及长期卧床患者、大小便失禁者、糖尿病患者等都是慢性创面的高发人群。此外,部分人群因佩戴矫形器械不当,局部压迫导致皮肤损伤,长此以往也可能导致创口难以愈合。

其中,最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就是压疮,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褥疮,常见于长期卧床或长期坐轮椅的患者。专家建议,对于此类患者,可通过定时翻身,如每2小时更换体位,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长期卧床患者可选择使用充气床垫,减少局部压力,降低皮肤损伤风险。同时,保持营养均衡和适宜环境也至关重要,可让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营养食物,房间温湿度保持适中,以增强患者皮肤抵抗力,避免避免皮肤过度干燥或潮湿。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已经发现患者发现轻度压疮(无破损),可保持创面干燥,外用药膏或专业敷料,防止加重。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0 阅读:4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