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在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腿疼,伤筋了!“团丁走近后,毛主席凑团丁耳边说了一句话,竟靠着机智逃走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同志肩负起了领导秋收起义的重任。 1927年9月6日,毛主席化身为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在浏阳县县委书记潘心源、以及共产党员易子义的陪同下前往铜陵。 在那段时间,国民党对我党展开了大肆搜捕和围剿。 为了避免碰到敌人,三人尽量选择绕小道前进。 就这样,他们绕过有重兵把守萍乡,进入了浏阳。 没想到,他们躲了一路,却在这里碰到敌人。 在浏阳张家坊境内,国民党设置了好几个关卡,对来往的行人进行排查。 9月9日,三人正在一家餐馆中吃饭。 没想到,正好有一队团丁在街上搜捕共产党。 如果这个时候离开,一定会打草惊蛇。 再加上几人想着身上有安源煤矿的介绍信,因此他们就决定按兵不动。 果不其然,团丁就排查到了他们身上。 眼前这几个人都是生面孔,因此团丁排查地格外仔细。 毛泽东和他们耐心解释,没想到因为几人的口音问题,反倒是加深了团丁的怀疑。 尽管三人拿出了介绍信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却依旧被他们抓捕。 团丁们将三人和其他被抓的人聚集到一起,并押送到团防局中。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相当惊险。 毕竟眼前这几个团丁都是小喽啰,不认识毛泽东。 但是到了团防局,一旦毛泽东的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在被押送的这一路上,毛泽东一直在想办法。 他和身边负责押送他的人唠起了家常。 从谈话中得知,这位团丁原本只是一个平民百姓。 为了挣一口饭吃,他这才来干了这份差事。 他也不知道抓的这些都是什么人,只知道将他们送到团防局之后,他就能得到赏钱。 毛泽东那个聊到了这位团丁的妻儿,将对方说地十分动容。 这位团丁觉得毛泽东是个好人,因此就想将他释放。 但是,团丁们的队长却不同意。 毛泽东只能继续见机行事。 队伍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铜陵排埠月形湾,这里植被密集,很适合隐蔽。 毛主席灵机一动,开始“哎呦哎呦”叫起来。 先前聊天的那位团丁见状赶紧扶着他。 毛主席一边说自己腿疼,一边悄悄说自己想要逃跑,希望老哥给他打个掩护。 说完,他将几块大洋塞到了团丁的手里。 这些大洋还是他进入铜陵之前找其他同志借的,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团丁掂了掂那些大洋,悄悄点了点头。 毛泽东放慢了脚步,然后走到了队伍最后面。 趁人不注意,他直接挣脱束缚,朝着旁边的山上跑去。 直到他快消失在视线中,那位团丁才开始大喊。 其他团丁见状,纷纷开始上山追他。 队伍中其他被抓的人也开始骚乱起来。 毛泽东一边跑,一边观察地形。 他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 周围长了高高的草。 他直接跳下去,然后躲到了草丛中。 大概是上天眷顾,那些团丁好几次都快搜索到毛泽东身边,但是都没有发现他。 寻找无果的他们只好原路返回。 毛泽东在草丛中待到傍晚,等团丁彻底离开之后才钻了出来。 这一路跑着,他的鞋都已经被跑掉。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农民。 农民将他带到家中休息,还给了他鞋子和食物。 第二天,这名农民将毛泽东带到了大路上。 后来局势稳定之后,毛泽东才知道,那位农民名叫陈帷德,后来参加了工农义勇军。 毛主席逃脱之后,潘心源也机智地逃出生天。 易子义则是被押送到了浏阳监狱,后被我党营救出来。 这是毛主席唯一的一次被捕经历,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 如果那个时候他没有逃出来,可能就不会有如今的中国。 是天时地利人和,让毛泽东成功从敌人手中逃走。 主要信源:(江南都市报——朱虹:毛泽东铜鼓月形湾机智脱险前后)
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后,83岁的毛泽东在书房闭门三日。当工作人员忐忑不安地询问
【4评论】【7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