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儿子曹叡一继位就重新启用了被贬为庶民的曹洪。曹洪闻讯痛哭

平南 2025-04-16 19:15:50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儿子曹叡一继位就重新启用了被贬为庶民的曹洪。曹洪闻讯痛哭流涕,随后又仰天大笑:“曹丕小儿,死有余辜,老夫在你手中险些丧命!真是苍天有眼,且看你有何面目去见你父亲!” 曹洪,字子廉,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将,曹操的族弟,打小就跟曹操关系铁得不行。他不是那种坐办公室的文官,而是实打实的战场硬汉。跟着曹操东征西讨,立了不少功。特に在汴水之战那会儿,曹操被敌军围得死死的,曹洪硬是拼了命冲进去,把曹操救了出来。这事让曹操对他感激涕零,地位蹭蹭往上涨。后来他当过都护将军、卫将军,还被封了都阳侯,风光得很。 不过,曹洪这人有个毛病——抠门。家里钱多得数不过来,可就是舍不得花,连借都不肯借。这性格吧,说好听点是节俭,说难听点就是小气鬼。这毛病没啥大不了,但在乱世里,太看重钱有时候真会要命。果不其然,这点后来被曹丕抓住了把柄,差点把他整死。 曹洪跟曹丕关系不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早年曹丕还没当皇帝时,有回找曹洪借点东西——据说是百匹绢,值点钱但也不算啥大事。结果曹洪直接回绝,说家里开销大,没余粮。曹丕那脾气,当时就甩脸子走了,心里肯定记下了这仇。你想想,曹丕这人,心眼本来就不大,后来当了皇帝,手握生杀大权,还能放过曹洪? 曹丕登基后,表面上没立刻翻脸,还给曹洪升了官,当了骠骑将军。可这不过是面子工程,背地里早等着收拾他。后来,曹洪有个门客犯了法,具体啥事史书没细说,但曹丕抓住这机会,直接下令抓人。要不是卞太后和郭皇后拦着,曹洪估计脑袋都保不住。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抄了家,爵位全没了,从大将军变成了平头百姓。那几年,曹洪过得有多憋屈,可想而知。 公元226年,曹丕挂了,曹叡上台。这小子刚继位,就开始调整政策,把一些被曹丕贬下去的老臣重新拉上来,曹洪就在名单里。这事儿挺耐人寻味。曹叡为啥这么干?一是他得稳住朝局。曹丕当政那几年,搞得不少人寒心,尤其是曹操的老部下,像曹洪这种有功劳的,贬得太狠容易让老臣离心。曹叡刚上台,根基不稳,拉拢这些老家伙,能帮他稳住江山。 二是曹洪本身确实有本事。他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跟曹操的关系又近,复用他等于给曹魏政权打一针强心剂。而且,曹洪被贬的事,本来就有点冤,曹叡这么做,也算还他个公道。当然,曹叡也不是完全念旧情,复职是复职,可没给啥实权,更多是象征性安抚。 曹洪听到复职的消息,反应特别大。先是哭得跟啥似的,估计是憋了太久,终于熬出头了。想想看,从大将军到庶民,再到重新站起来,谁不激动?可哭完他又仰天大笑,还破口大骂曹丕:“曹丕小儿,死有余辜,老夫差点死在你手里!苍天有眼,你脸呢?”这情绪翻转快得像坐过山车。 为啥这样?哭,是感慨自己命硬,熬过了曹丕的打压。大笑和骂人,是憋了多年的气终于撒出来了。曹洪跟曹丕的恩怨,不是小打小闹,是差点要命的大事。他这话里,既有对曹丕的恨,也有对自己翻身的痛快。你说他骂得过不过分?换谁被这么整,估计都得骂两句解气。 曹洪复职后,被封了后将军和乐城侯,看着挺风光,其实没啥实权。曹叡虽然给了他名头,但没让他带兵打仗,也没让他管啥大事。曹洪也不傻,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朝局又变幻莫测,干脆低调做人。他在朝里不怎么吭声,下朝就回家待着,过得挺平静。晚年他常一个人坐那儿,估计是回忆跟曹操打仗的日子,也想想跟曹丕的那些破事,慢慢也就看开了。 太和六年,曹洪在家去世,活得还挺长。曹叡听说后,追封他为“恭侯”,算是个不错的交代。后来到正始四年,曹洪还被允许进了曹操的祖庙,牌位摆在一边,也算身后有荣光。他这一生,起起落落,最后总算有个体面的结局。

0 阅读:217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