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国从意大利买回85枚腹蛇导弹,总共花费了5500万美元。没想到的是

卖蠢 2025-04-16 18:14:27

1988年,我国从意大利买回85枚腹蛇导弹,总共花费了5500万美元。没想到的是,4年以后进行试射时,导弹竟然只飞行了5KM就落地了,而意大利当初承诺的可是能飞行80KM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国是否成为了意大利的冤大头?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正卯足劲搞军事现代化,尤其是空军这块,得赶紧补短板。当时导弹技术是硬核中的硬核,关系到能不能在战场上站稳脚跟。国防部长张爱萍眼光长远,他觉得光靠自己埋头干太慢,得借力国际合作,引进点现成的技术,少走弯路。于是,国家开始放眼全球,找靠谱的伙伴买先进装备。这时候,意大利的“腹蛇”导弹就进入了视线。 这“腹蛇”导弹是意大利奥托·梅拉拉公司搞出来的,技术上不算顶尖,但也不差。它的设计走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路线,射程标称80公里,属于中距空空导弹。研发这玩意儿的灵魂人物是意大利工程师Giovanni Rossi,他在导弹设计和制导系统上确实有两把刷子。这导弹主打稳定性和战场实用性,在国际市场上也算有点名气。我国看中的就是它性价比高,能快速填补空军导弹的空白。 航空工业部的总工程师李明是这次引进的主推手。他在清华大学读完书,又跑去MIT深造,专攻航空动力学和控制系统,回国后成了导弹研发的中流砥柱。李明觉得“腹蛇”技术成熟,能直接拿来用,还能顺便学点东西,挺划算。于是,1988年,这笔交易正式敲定,5500万美元换85枚导弹加全套技术资料。 这买卖可没那么容易做成。当时西方阵营在美国带头下对中国搞高科技禁运,想卡我们的脖子。美国直接放话,警告意大利要是敢卖导弹,就等着制裁吧。意大利政府压力山大,但总理Ciriaco De Mita硬气了一把,觉得不能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坚持按合同走。1988年底,导弹和技术资料如约送到中国。拿到货的那一刻,军方和科研人员都挺兴奋,觉得这下能大干一场了。 时间快进到1992年,西北某试验基地迎来了“腹蛇”导弹的首秀。导弹挂在改装过的歼-8战机上,准备一展身手。结果呢?导弹刚飞出去5公里,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直接摔地上去了。80公里的承诺呢?这才飞了不到十分之一!现场气氛一下就僵住了,有人怀疑意大利卖的是次品,有人觉得这5500万美元打了水漂。消息传到北京,上上下下都炸了锅,“冤大头”的说法开始满天飞。 不过,李明和他的团队没急着甩锅,而是冷静下来查问题。他们把导弹拆开研究,又翻出技术资料,反复分析试射数据。几周后,答案浮出水面:问题不在导弹本身,而是适配出了岔子。第一,歼-8战机的火控系统跟“腹蛇”的制导系统合不上拍,信号老中断;第二,试验基地的测控设备太老旧,干扰了导弹的指令。这就好比买了个高档音响,插在破插座上,声音能好听才怪。 找到症结后,团队开始拼命干。李明带人改进了歼-8的火控系统,让它跟导弹能“说上话”。他们还跟意大利那边通信,核对技术细节,确保没遗漏。同时,国家掏钱升级了试验基地,新设备到位后,测试条件大大改善。整整三年,团队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终于迎来第二次试射。这回,导弹从歼-8上发射出去,稳稳飞了80公里,精准命中目标。成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这5500万美元总算没白花。 这次成功不光是打了个翻身仗,还给我国导弹研发攒下了宝贵经验。有了“腹蛇”做基础,后来推出了国产的“霹雳-11”导弹,技术慢慢走上了自主化的路。李明因为这项目拿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后来还升了职,成了航空工业部的副部长。意大利的Giovanni Rossi晚年也说过,跟中国团队合作让他挺佩服,咱们的韧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0 阅读:0
卖蠢

卖蠢

卖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