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被慈禧推上大清摄政王的大位之后,才不配位,亡国之兆是接二连三。 光绪三十

摄影圣典 2025-04-16 18:07:10

载沣被慈禧推上大清摄政王的大位之后,才不配位,亡国之兆是接二连三。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载沣的儿子溥仪在太和殿登基。当时,天气很冷,登基大典的程序又繁多,三岁的溥仪耐心有限,大冷天见下面黑压压的一群人朝他磕头,受到惊吓,便在御座上挣扎着哭闹起来:“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载沣脑门子冒汗,死死摁住乱蹬腿的小皇帝。底下文武百官磕头磕得膝盖发麻,耳朵里全是“要回家”的童音混着“快完了”的咒语。太监们端着金盆玉盏直哆嗦,生怕这父子俩把龙椅掀翻了——谁能想到,这场登基大典比天桥杂耍还热闹,三岁娃娃的尿布味儿愣是盖过了太和殿的龙涎香。 这老哥摄政三年,骚操作跟走马灯似的。先拿袁世凯开刀,结果人家“足疾”一犯,坐着轿子大摇大摆回河南钓鱼去了。载沣捏着光绪的仇想下狠手,被张之洞一句“北洋军要反”吓得缩回壳里。转头搞什么“皇族内阁”,十三个阁员塞了七个满人,连账房先生都是爱新觉罗家的远亲。汉臣们气得牙痒痒:合着立宪是幌子,圈地分赃才是正经。 最绝的是对付革命党。汪精卫拎着炸药包要炸他,人赃并获押到跟前。载沣端着盖碗茶咂摸半天,愣是给判了个无期徒刑——这哪是摄政王?分明是私塾先生罚学生抄课文。等武昌枪声一响,当初没砍头的汪精卫倒成了革命英雄,载沣倒成了跪着求袁世凯出山的软脚虾。北洋军端着汉阳造逼宫,他倒好,麻溜儿交出摄政王大印,回家接着给溥仪换尿布去了。 要说载沣也不是全无骨气。溥仪被日本人忽悠去东北当傀儡,这老爹追到长春劈头就骂:“你跟倭寇混能有好?”日本人送来镶金请柬,他转手垫了炕桌腿;关东军司令上门威逼,老头直接躺床上装中风。可这迟来的硬气顶啥用?大清朝早在他手心里漏成了筛子,连紫禁城的耗子都知道该换东家了。 细琢磨载沣这摄政王当的,活脱脱是清王朝的临终心电图。慈禧给他留了把镶金嵌玉的龙椅,他愣是坐出了茅坑蹲姿。既要学西洋立宪,又舍不得满人特权;既要杀袁世凯立威,又怕北洋军掀桌。折腾三年,唯一干成的正经事,就是把“快完了”的预言焊死在太和殿匾额上。

0 阅读:0
摄影圣典

摄影圣典

读懂摄影,老照片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