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始终提防和不接纳俄罗斯?这么说吧,俄罗斯这种国家有一个毛病,凡是任何对

红雯看国际 2025-04-16 15:11:21

为什么西方始终提防和不接纳俄罗斯?这么说吧,俄罗斯这种国家有一个毛病,凡是任何对他友善的表示,都会被他视为软弱,都会被他视为可以进一步提出无理要求的试探,他只相信丛林法则,所以俄罗斯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来看,谁越是打他打的狠他就越是对谁友善妩媚。谁要是把他当个人,对他客客气气的,他就要想尽办法折腾你。   俄罗斯这国家,从莫斯科公国到现在,四百多年就干一件事——抢地盘。彼得大帝为了出海口,跟瑞典打了21年“大北方战争”,最后把波罗的海沿岸全吞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更狠,三次瓜分波兰,直接把这个欧洲古国从地图上抹掉;苏联时期更绝,整个东欧都成了它的“势力范围”。这种“能动手就不吵吵”的作风,让欧洲人打心底里发怵。   可您发现没?俄罗斯有个特别拧巴的地方:谁要是对它客客气气的,它反而觉得人家软弱可欺;谁要是把它往死里揍,它倒会服服帖帖。就拿冷战来说,美国带着北约跟苏联怼了几十年,双方都把对方当死对头。   结果苏联一解体,俄罗斯以为能跟西方称兄道弟了,又是搞休克疗法,又是搞全面西化,结果呢?西方压根没把它当自己人,反而步步紧逼,北约东扩直接怼到俄罗斯家门口。这就好比你请人吃饭,人家非但不领情,还把桌子掀了,搁谁谁不火大?   俄罗斯这性格,跟它的历史基因脱不了干系。莫斯科公国当年就是给蒙古人当收税官起家的,后来反过来把蒙古人揍得满地找牙。这种“以暴制暴”的生存法则,早就刻进了俄罗斯人的骨子里。   彼得大帝那会儿,俄国贵族都穿西装说法语,可一转身就把农奴制玩得更溜了;叶卡捷琳娜二世跟伏尔泰称兄道弟,转头就把波兰给分了。您说这叫什么事儿?表面上跟你玩文明,骨子里还是丛林法则那一套。   再看看现代。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直接把乌克兰的半岛给“拿”走了,西方气得跳脚,又是制裁又是孤立。结果呢?俄罗斯非但没服软,反而把能源当武器,断了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搞得欧洲国家冬天冻得直哆嗦。这就像两个人打架,你打我一拳,我就咬你一口,谁也别想好过。   其实啊,西方对俄罗斯的提防,根子上是两种文明的碰撞。俄罗斯从拜占庭继承了“第三罗马”的野心,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东正教世界;西方则把它看成是“白种的鞑靼人”,野蛮又落后。这种认知上的鸿沟,打从沙俄时期就有了。   1812年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俄国军队一路打到巴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居然说“欧洲就是我们的”,把欧洲人吓得够呛。马克思都说,俄罗斯是“蒙古奴役培养出来的怪物”,这话虽然难听,倒也点出了西方的恐惧。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想融入西方,可西方压根不接纳。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一步步把俄罗斯逼到墙角。普京上台后,直接来了个“以牙还牙”——你搞颜色革命,我就支持叙利亚;你制裁我,我就断你的气。这种“硬碰硬”的做法,反而让西方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像2022年俄乌冲突,西方以为制裁能让俄罗斯低头,结果卢布反而升值了,欧洲自己倒是闹起了能源危机。   说到底,俄罗斯的扩张不是简单的领土野心,而是一种生存策略。它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没有天然屏障,只能靠不断扩张来换取安全感。这种“扩张成瘾”的毛病,让西方始终觉得它是个威胁。而俄罗斯呢,也看透了西方的虚伪——你跟它讲规则,它跟你讲实力;你跟它讲实力,它反而跟你讲规则。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估计还得玩下去。   现在回头看,西方对俄罗斯的提防,其实是对自己历史的恐惧。当年蒙古西征、拿破仑东征,欧洲人吃尽了苦头,现在看到俄罗斯,就像看到了历史的幽灵。而俄罗斯呢,也用行动证明:谁要是把它当软柿子捏,它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短期内怕是停不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这招也挺高明的。你不是怕我扩张吗?我就时不时秀秀肌肉,让你不敢轻举妄动;你不是想孤立我吗?我就跟中国、印度这些大国搞合作,让你制裁失效。这种“破局”的本事,还真有点让人佩服。只是苦了欧洲老百姓,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既要买高价能源,又得担心战争风险。   最后说一句,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就像两个摔跤手,谁也不服谁。你出一拳,我还一脚,看似打得热闹,其实都在找对方的破绽。只是这架要是一直打下去,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但愿有一天,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和平比什么都重要。

0 阅读:4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