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越南面积只有中国三十分之一,为啥越南还能出口大米?况且越南地形狭长多为山地高原,这么多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 凭什么?说到底,是一个“熬”字。 你看,越南这地儿,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还不到中国的一个云南,地形狭长,北高南低,70%都是山地丘陵,平原就那么几撮,怎么看都不像是种大米的“天选之地”。 可问题来了,这么一个“看起来不行”的国家,每年却能出口600多万吨大米,稳居全球前几,甚至一度压过印度、泰国,硬生生把稻米卖到非洲、中东、甚至中国人的饭桌上。这事儿咋整的?靠的不是天赋,而是狠劲儿。 越南人种水稻,是拼命地种。 先说地形这个“劣势”。你以为山多就种不了水稻?人家反手就给你搞了梯田。北部红河三角洲、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饭碗地”。 那块地,年年涨水、年年改道,但越南人就愣是跟洪水“谈恋爱”——靠河吃河。湄公河每年泛滥几次,但带来的是肥沃的冲积土和天然灌溉,于是他们一年三熟,种得比谁都勤快。别说地不够大,地不够就翻山种,水不够就挖渠提灌,连猪圈旁边的空地都不放过。 你再看他们的农业打法,不搞虚头巴脑,直接奔着“出口创汇”去的。越南政府早就盯准“大米是硬通货”这点,从90年代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把大米当成国家战略物资来抓。 你别看他们地块小,但合作社制度搞得挺溜,几十户人合种一个片区,再引入高产杂交稻,统一管理、集中收割、标准包装,直接对接国际买家。你种一亩水稻卖给米商,他种一亩水稻卖给埃及。 更狠的是,越南抓住了别人忽视的机会。泰国一闹政治,出口跟不上;印度限制出口保国内粮食安全;中国自顾不暇要保自给率……越南就像田埂边蹲了一年的老农,别人一松劲,他一把抓住市场份额,米价一涨,出口一飙,外汇就进来了。他不怕你看不起,就怕你没防住。 还有个关键点:越南人“吃苦”两个字写在骨子里。农民种田拼命,学生考试也拼命,做生意更是卷得飞起。 他们的农业不像中国一样有庞大的粮食安全红线,也没有美国那种农业补贴体系,但人家靠的就是“你退我进”的精准谋划。别人要面子搞工业化,他照样种稻不丢人;别人追求科技独角兽,他先把饭碗端牢、肚子填饱。 你说这是不是“先磨着你,让你麻木”?全球都以为越南不行了,一个小国家,没啥存在感,连地图都要放大两下才能点到。 可等你回过神来,他已经成了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占了全世界10%以上的份额。一点点熬,一年年拼,等到别人粮食短缺、价格上涨,他一击致命,米袋子就是刀子,出口就是杀招。 所以说,越南出口大米,靠的不是地大,而是人狠;不是自然资源,而是死磕到底的耐性。你笑他身板小,他背后是千万人蹲在稻田里、几十年种一茬接一茬的拼命干;你说他地形差,他却用山也种、河也种、天黑也种把亩产翻了好几倍。就像有人说的,“当你在谈论战略,我们已经在地里弯了腰”。 这就是答案。不是靠“凭什么”,是靠“怎么都要拼出来”。
越南要彻底被美国给收割了!美国对越南的谈判条件:1、越南以后的关税税率,由美
【1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