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孙寡妇看中了他,解开衣扣,掏出一块腰牌给他:"拿着,出入后院方便!"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收留,成全了张作霖也成全了她自己。 张作霖的人生起点并不高,他的祖辈原本是河北河间人,姓李。因为一场过继,他们家才改姓张,之后在道光年间迁居到辽宁海城城西小洼村。 张家的日子本来过得还算殷实,到了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这一代却开始走下坡路。张有财生性不羁,整日沉迷赌博,开着一间小小的杂货铺,但把赚来的钱都输在了赌桌上。 1889年。那年他14岁,父亲张有财在栾家堡与人赌博,因为让对方拿老婆抵债引发争执,结果被人在半路杀害,尸体被抛弃在荒废的池塘边。 家里穷得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买不起。他们只能草草地将张有财埋在乱坟岗,而张作霖的母亲王氏也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给一个当地的兽医。 年少的张作霖不得不开始独自谋生。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机会上学读书,每天只能在村里放猪补贴家用。 有一次,为了免除家里的债务,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趁邻居不注意,把对方最肥的一头母猪赶到水塘里,然后装作救猪英雄,最终成功让债主免去了欠款。 到了1891年,16岁的张作霖来到了高坎镇。初到高坎镇时,他身无分文,既无一技之长,也无亲朋好友。 在高坎镇的最初时期,张作霖的生活极其窘迫。他四处奔波找活干,有时帮人跑腿,有时帮人打杂,但收入微薄,常常饿着肚子。 这样的日子并非长久之计,张作霖开始尝试各种谋生方式。他先是在一户姓樊的财主家放猪,但因为弄丢了一头猪,被樊家人打得半死不活,扔在野外,幸得一个拾粪老人相救。 当时高坎镇上有个富户孙寡妇,家中雇有三十多个长工,专门开设了一间饭厅供长工们用餐。 张作霖起初只是偷偷混进这些长工中蹭饭吃,那些长工们看他可怜,也都替他遮掩。随着时间推移,长工们渐渐不耐烦了,但孙寡妇却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 孙寡妇在当地是个颇有名望的人物,她信佛向善,对穷苦人家都很宽容。她不仅没有责备张作霖混吃混喝的行为,反而正式收留了他。 在孙家的日子里,张作霖展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机敏才干。他腿脚麻利,做事勤快,对孙家的产业经营也颇有见地,很快就得到了孙寡妇的信任。 这段时期,张作霖跟随继父学到的兽医技能派上了用场。他帮孙家照料马匹,治疗牲畜,逐渐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些名声。 随着在孙家地位的稳固,张作霖开始结识更多的当地商人和地主。他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和这些人打成一片,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的人脉资源。 张作霖在孙家的表现,引起了当地另一个富商于六的注意。于六看中了张作霖的才干,特别是他的兽医技能,主动提出要和他合作。 这个机会对张作霖来说至关重要,于六不仅提供了本钱,还给了他一个正式的营生手段。两人合开的医马铺子生意很快就做得红火起来。 在经营医马铺子期间,张作霖展现出了极强的经商头脑。他不仅治好了很多人家的马匹,还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更多的商贾要人。 这段时期的经历,张作霖成长为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的眼界开阔了,见识也增长了。 不过,张作霖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经常出入赌场。 在高坎镇的后期,张作霖开始在一家车马店工作,这是他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车马店的老板常老三对他颇为照顾,把他当作义子看待。 在车马店工作期间,张作霖逐渐熟悉了当地的社会关系网络。车马店是南来北往、接待各路人物的地方,他在这里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学会了很多江湖规矩。 但是赌博的恶习最终还是给张作霖带来了麻烦。当地的一些赌棍串通起来设局,让他输得精光,还欠下了一大笔无法偿还的债务。 这次的赌债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张作霖不得不离开高坎镇。常老三看他实在走投无路,给了他一头小毛驴作为盘缘,让他出外谋生。 离开高坎镇后,张作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经人介绍,投到了毅军宋庆的队伍中,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在军队中,张作霖初期被分配给营管带赵德胜当勤务兵。他凭借着在高坎镇学到的察言观色的本领,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后来被提拔为哨长。 这段军旅生活对张作霖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学会了一手好枪法,还掌握了军事指挥的基本技能,为他日后成为一方军阀奠定了基础。 在军队期间,张作霖还展现出了高超的处事能力。当他的哥哥张作孚在省城被捕时,他巧妙利用给将军依克唐阿的马治病的机会,成功营救了自己的哥哥。
1891年,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孙寡妇看中了他,解开衣扣,掏出一块腰牌给他:
裂谷长河
2025-04-16 09:40:46
0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