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有那么多人支持乌克兰? 不是一开始大家就完全站在乌克兰一边,而是通过不断的信息渗透和情感铺垫,慢慢地让很多人对乌克兰的同情达到了某种程度,甚至在关键时刻产生了“我们必须支持”的感觉。 过去几年,媒体的叙事和舆论的导向给很多人打了一个“预防针”。从最初的“乌克兰局势紧张”到“乌克兰被侵略”,再到现在的“乌克兰战士浴血奋战”,这些不断的报道和故事让人们在无形中对乌克兰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共鸣。 你看,第一步并不需要你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让你一直处于关注和感知的状态。你每天都看到相关的信息,你的情感就开始有了基础,不知不觉地形成了某种立场。 但这远远不够。要让一个人真正从“关注”到“支持”,需要一个关键的时机,那就是“瞅准机会一击致命”。 乌克兰战争中,不断有画面和场景被曝光:平民的受害、城市的破坏、家庭的离散。这些画面直接刺激了人们的情感。 媒体的高频次报道和社交网络上蔓延的图像,不仅让很多人觉得“乌克兰值得支持”,而且还悄悄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的责任感。 你看,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乌克兰的地缘政治背景,也不一定懂得战争的复杂性,但情感上的共鸣早已超越了理性思考。 当画面铺天盖地地冲击过来时,人们会不自觉地站队,不去深究“为什么”,而是按照被引导的情感去回应。 所以,大家支持乌克兰并不完全是出于理智的判断,而是一个信息和情感渗透的结果。在你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之前,你已经不由自主地站在了支持的那一边。 再加上,国外的很多声音也在助推,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互联网上的声音几乎没有反思和质疑,反而大部分都是同情和支持的声音。 这种环境就像给支持乌克兰的人提供了更多“认同感”的空间,你不支持,似乎就不太合群了。最后,你不仅仅是出于情感的支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你开始理性上觉得“我们不能错过这场游戏的关键时刻”,所以给了“支持”的声音更多的力量。 总的来说,国内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支持乌克兰,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真正了解乌克兰,而是通过长时间的舆论引导和信息铺设,让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情感的共鸣,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支持,几乎没有任何回头路可以走了。
韩国人愤怒表情竟高度统一
【4评论】【1点赞】
五个星
乌粉只是一小撮阴暗的团体,不但长得丑还恶心。
实干出未来 回复 04-16 11:17
中国的一贯主张是支持各国的主权完整,支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你们普京迷却跟国家对着干,声援普京侵略有理,是典型的吃里扒外
五个星 回复 实干出未来 04-17 14:49
你不但心黑,而且眼还是瞎的,在联大会议上,乌克兰和美国公开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