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坚守汶村12年,拒绝尚可喜劝降,一家15口自尽而亡... 明朝末年,国内国外都有麻烦,局势非常不稳定。 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的统治就到此结束了。 山海关打了一仗,吴三桂带着清兵进入关内,清军的力量很快向南扩张,以前非常繁荣的大明江山,到处都是战争。 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位名叫王兴的广东将领,下定决心要抵抗清朝,他支持唐王,发誓要保护这片正在崩溃的土地。 早年,王兴打仗非常勇敢,多次击退清兵的进攻,建立了很大的功劳。永历皇帝为了感谢他的忠心和正义,封他做了虎贲将军,还给了他广宁伯的爵位。 不过,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反抗清朝的局面迅速恶化。 李定国在西南地区的抗清行动遭受失败,南明政权内部争斗不止,各方势力互相拆台,明朝想要重新建立起来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清朝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消灭各地的抗清势力上。 清朝将领尚可喜接到命令,带兵攻打王兴盘踞的台山汶村。汶村原本只是个小地方,但因为王兴的抵抗非常坚决,让清朝感到非常头疼,这个小村子也因此变成了清朝的一大隐患。 汶村的防守非常坚固,王兴多次成功地击退了清军的攻打。1654年,尚可喜率领三万清兵包围了汶村,结果却遭受失败,不得不撤退。 三年后,恼火的尚可喜再次带领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决心彻底消灭王兴。 清兵人数是王兴部队的十倍,但他一点没害怕,把汶村改造成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尚可喜带兵包围汶村长达三年,想通过长期围困的办法,让王兴撑不住主动投降。 城里,米粮早就吃光了,军人和老百姓只能挖井找水,吃树皮草根勉强活命。 眼看汶村就要被攻破,尚可喜派人送来劝降的书信,希望王兴能认清形势,投降清朝。王兴看完信后,却让人做了一口棺材,表明自己坚决不投降的意志。 为了展现谈判的诚意和认真态度,王兴明确指定尚可喜派遣金光作为代表前来洽谈协商事宜。 金光率兵进城之后,王兴摆下酒席热情招待。 酒喝了一会儿,王兴敞开心扉,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对明朝的忠心耿耿,也十分挂念城里老百姓的安危。 他希望金光能够劝说尚可喜不要屠杀城中百姓,并恳求金光在他万一不幸的时候,能够帮忙照看他的五个儿子,让他们能够平安长大。 最终,王兴只有一个心愿:希望死后能安葬在广州,墓碑上铭刻“大明虎贲将军王兴之墓”。 金光深深为王兴的忠诚和节义打动,同意了他提出的全部要求。 王兴安排妥当一切事务,解散了跟随他的部下,将所有钱财分给他们作为路费。 他安排士兵护送自己的老母亲离开汶村,自己则换上明朝的官服,与家人做了最后的告别。 随后,他走进一间堆满火药的屋子,与他的十四位妻妾一同点燃了引线。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十五个人的生命就此终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悲壮的忠义之歌。 金光尊重王兴的遗愿,妥善安葬了他,还为他树立墓碑以纪念他的功绩。 这件事甚至感动了尚可喜,他决定将王兴的遗骨迁葬到广州,希望能让他安息于更好的地方。
王兴坚守汶村12年,拒绝尚可喜劝降,一家15口自尽而亡... 明朝末年,国内国外
沐白史记鹿
2025-04-16 05:54: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