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很多人都知道李诚儒在90年代就是大富翁了,名下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可就

闻史忆今阁 2025-04-15 22:03:54

在娱乐圈,很多人都知道李诚儒在90年代就是大富翁了,名下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可就是这样一位富翁,其儿子却被网友称为“最惨星二代”。 开着一辆二十多万的小汽车,住在一个很小很普通的老房子里,和北京最普通的老百姓做着邻居——这是李大海的生活常态,与北京本地的普通上班族几乎无异。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他,很可能无法将他与"星二代"这个身份联系起来。 然而,就是这位默默无闻的小演员,他的父亲却是让很多人望尘莫及的李诚儒——这位在80年代后期下海经商,个人资产就已达4000万美金的大富豪。在北京城里,李诚儒有着"京城四李之称",如今他住着价值亿元的四合院,距离故宫近到只有一墙之隔,从他家步行到神武门仅需五分钟。 这位富豪父亲的风光无限:在人人骑自行车的年代,他就已经开上了奔驰560。1991年,他就已经拥有1300万美金的资产。他曾开设一家1000平米的店铺,专门经营服装和鞋子,在利润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店铺每天的销售额高达60万元。如今,李诚儒虽然已经60多岁,过了演员的黄金年龄,但他仍然在影视圈里混得风生水起,各种综艺节目都争相邀请他担任评委和表演导师。商业代言以及各种广告更是接连不断,收入可观到要戴墨镜出门吃饭的地步。 有一次,李诚儒在节目中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对古时候装胭脂的水晶天鹅。这巴掌大小的物件是他10年前花4万元捡漏拍回家的,而现在的市值已经达到了上千万。这只是他众多珍贵收藏品中的一件,可想而知他家中还有多少无价之宝。 反观李大海,作为一个星二代,他本可以像许多同样背景的年轻人一样,借助父亲的资源和人脉在演艺圈走捷径。但现实是,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接一些小角色,默默无闻地磨练演技,并未占用父亲的任何资源。 这种反差源于李大海与父亲的特殊关系。小时候,李大海跟离婚的母亲一起长大,与父亲的联系并不密切。虽然李大海也曾渴望像其他星二代、富二代那样行使一些"特权"——比如让父亲给自己买豪车、分配资源、或者提供丰厚的零花钱,但这些期望都未能实现。 在演艺圈,表演系毕业的学生每年有几千人,但真正能脱颖而出成为明星的少之又少。对大多数星二代来说,父母创造的捷径是宝贵的资源,但李大海却没能享受到这种优势。李诚儒对待儿子的态度异常严厉:不断鞭策他,打击他,在困难面前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李大海人生中第一次向父亲开口借钱,也成了最后一次。那时他看上了一套房子,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爸,我看上一套房子,您借我点钱,我买了房子就有地方住了,以后拍戏挣钱了我慢慢还你。"注意,他用的是"借"而非"给",表明他有还钱的打算。 然而,李诚儒的回应冷酷而直接:"买房是好事啊,你买去吧,不用跟我商量。至于借钱就免了,没钱你买什么房?"这番拒绝让李大海长了记性。此后,他向银行贷款,买了一个只有几十平米的小房子,每天早出晚归,不管多小的角色都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 这种近乎残酷的教育方式在旁人看来或许不可思议,尤其是对比其他娱乐圈富豪对后代的态度。郭敬明作为一名作家,曾连续3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8年登上中国福布斯名人榜,四部《小时代》电影票房达20亿。他在20岁时就已经立好了遗嘱,原因很简单——他认为自己拥有的太多,担心自己离开后会因财产问题引起动荡。 黄晓明则凭借48家公司在内娱富豪榜上占据第二位,仅靠华谊兄弟的股份,一年就能分红2亿元。他与杨颖大婚时,花费2亿元举办世纪婚礼,对他而言仅相当于一家企业一年的分红。 而任泉,这位被王思聪称为"见过最有商业头脑的艺人"的投资高手,从大学时期借李冰冰三万块钱开小餐馆起步,到如今投资人工智能企业、火箭公司,创立了身价高达数十亿的商业帝国。 在所有这些成功人士中,李诚儒的育儿理念显得格格不入。直到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大海或许才真正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那天,李诚儒家里的电脑出了故障,他给儿子打了电话,请他来帮忙重装系统。李大海赶来忙活一通,修好后就准备离开,却被父亲留了下来。罕见地,李诚儒开始嘘寒问暖,然后话锋一转:"儿子,你爸爸我爱玩,从小就爱玩,老北京人哪有不爱玩的,你知道爸爸喜欢玩什么吗?" 李大海回答:"您喜欢斗蛐蛐,喜欢听戏唱戏,喜欢收藏文物。" 李诚儒点头:"对,除了这些,我还喜欢养鸟,养鸽子。"然后他讲述了一个鸟类育儿的故事:"我常常观察鸟儿,一对鸟生下了幼鸟之后,会用翅膀把幼鸟从鸟窝里不断把它们推出去,幼鸟的翅膀还没发育完全,他们挣扎在空中扑腾两下,又赶快飞回了鸟窝里,而父母仍然要把他们的幼鸟孩子推出去。就这样,这只鸟如果在空中不断呼扇着翅膀,它们学会了飞行,他们就活了下来。如果它们扑腾两下就飞不动了,那它就摔死在了地上。"

0 阅读:0
闻史忆今阁

闻史忆今阁

从历史角度审视当下,以全球视野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