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文称:“中国是对美国最糟糕的,他们根本不尊重美国人民。”   四年前贸易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4-15 20:18:24

特朗普发文称:“中国是对美国最糟糕的,他们根本不尊重美国人民。”   四年前贸易战时的他就这样吆喝过,只不过这次的嗓门更高,火药味更浓。但知道他发怒的原因后只会让人觉得好笑,此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部分电子产品暂免关税,转头又抱怨中国没领情,这种“我退一步你就该跪谢”的逻辑,说白了,就是他觉得自己的“恩赐”没换来中国的妥协。   事情的起因是4月11日,美国突然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中国商品暂免125%的“对等关税”,甚至允许已缴税企业申请退款。   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在贸易战中的首次让步”,但中国的反应很冷静:商务部称之为“修正错误的一小步”,反制关税纹丝不动。   两天后,特朗普的怒火就烧到了社交媒体上,指责中国“最糟糕”“不尊重美国”,原因竟是“中国周五没宣布关税例外”。   说白了,就是他觉得自己的“恩赐”没换来中国的妥协。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清楚知道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   就拿电子产品来说,美国本土短期内根本无法重建生产线,加税只会让苹果、英特尔这些企业成本暴增,最终转嫁给消费者。所谓“暂免”,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   但另一方面,他又想维持“对华强硬”的人设,于是出现了“边豁免边骂街”的滑稽场面。   这种既要又要的套路,连美国商务部长都兜不住底,直接承认豁免只是“临时措施”,未来还可能反复。   中国不“谈和”的背后有自己的考量,因为明眼人都知道,美国的“让步”本质是自救。   疫情后全球供应链紧绷,中国制造的稳定性成为刚需,特朗普的豁免令更像是一张“病危通知书”,证明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制造。   其次,美国政策的反复性早已有目共睹。今天豁免电子产品,明天可能重启关税,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让任何承诺都显得苍白。   最重要的是,美国的“诚意”远远不够。   暂免部分商品关税,却不取消对其他数千亿美元商品的打压,这种“施舍式妥协”显然无法重启平等对话。   特朗普的愤怒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演,他需要向选民展示“我在对抗中国”,但实际政策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这种分裂在2024年大选背景下尤为明显,当时他就是既要讨好铁锈带的工人,又不敢得罪硅谷的金主,最后只能靠社交媒体咆哮来掩饰无力感。   相比之下,中国的策略显得沉稳得多:既然你加税是政治作秀,我反制就是经济自卫;你喊话是为拉选票,我沉默就是不给戏台。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定力,反而让美国的单边主义拳拳落空。   如今美国通胀高企,消费者为关税买单,企业为供应链发愁,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正在被现实戳破。   中国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既不跟风加码,也不轻易让步。   毕竟真正的谈判筹码,从来不在推特热搜里,而在实实在在的产业链优势中。

0 阅读:1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