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在东北,遍地跑的野鸡比家鸡还多,野鸡还会旁若无人的跑到家养鸡圈里抢东西吃,可是当地农民却不敢拿这些野鸡怎么样。 区区野鸡为何会猖狂到这个地步?飞禽走兽都能做成美味的吃货们,为什么对小小的野鸡无可奈何? 野鸡变成“东北一霸”也不过几十年,几十年前,野鸡因为肉质鲜美多汁,营养价值丰富,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喜爱的一道食物。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野鸡变成人们“高不可攀”的物种?大概就是从野鸡频繁被端上餐桌开始。 东北野鸡有个漂亮的名字叫七彩锦鸡,它们的模样跟名字一样漂亮,全身长着色彩斑斓的彩色羽毛,因此一开始七彩锦鸡被引进过来,主要是为了观赏。 七彩锦鸡到了中国如鱼得水,从养殖场逃离到野外之后,繁殖速度非常快,很快就从罕见的观赏品种,变成随处可见的走地鸡。 这种野鸡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高,而且不挑食好养活,在哪儿都能适应,而且生育能力还特别强。 七彩锦鸡就这样开始泛滥,成为了东北的一道风景,不过是远看赏心悦目,近距离接触却十分厌烦的物种。 因为七彩锦鸡生存活动,会毫无顾忌地侵犯其他本土物种和农田的生存空间,它们可不懂什么先来后到、规矩和体面,为了觅食不择手段。 在七彩锦鸡出没的地方,农田被大肆破坏,生态环境也因为这种野鸡的存在而遭受影响。 在给农民们带来困扰的同时,这种漂亮的野鸡也受到食客们欢迎,反正它们数量多又烦人,民间兴起了捕杀野鸡潮流。 野鸡成为餐桌宠儿后,野鸡数量就开始迅速减少,可是频繁的捕猎活动,也造成了栖息地的破坏。 90年代末期的时候,野鸡已经濒临灭绝了,国家开始出手干预,维持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有了“免死金牌”,生存能力极强的东北野鸡迅速开始壮大,又成为了无法无天的小霸王。 东北野鸡所到之处,农业作物被啄的七零八落,而且它们还会破坏塑料大棚、灌溉系统等农业设施。 一个不注意,东北野鸡就把农田霍霍的人仰马翻。而且因为国家规定,农民对野鸡也无可奈何,只能一遍遍驱赶。 东北野鸡泛滥还带来了健康安全隐患,家禽携带了大量病菌,很容易造成感染,人们对东北野鸡更是避而远之。 垂涎野鸡鲜美肉质的人也不敢冒险了,因为长期侵入人类的活动空间,再加上野鸡什么都吃,它们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 东北野鸡现在就如同一个行走的“病毒库”,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野味虽好,但是也不能拿性命冒险。 所以不要说让野鸡成为盘中餐了,东北野鸡现在连碰都不能碰,农民们对东北野鸡是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东北野鸡又开始在东北泛滥,目前东北地区存活的野鸡超过上千万只,野鸡高昂响亮的叫声,鲜艳耀眼的羽毛,已经成为了东北最常见的景象。 东北野鸡的泛滥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它们的奔跑速度和飞行能力,不仅远超家鸡,一般人跟野鸡赛跑,恐怕也得败下阵来。 凭着艺高“鸡”胆大,东北野鸡甚至敢挑衅村民,农民对它们是伤不得抓不了,只能忍气吞声。 如何管理东北野鸡成为了困境,既要将野鸡的数量维持在可控的水平,又要防止野鸡侵入其他生物生存空间,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要想尽善尽美可真是不容易。 专门为东北野鸡划分栖息地,也许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将东北野鸡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隔离出去,让东北野鸡在可控的范围内生活,通过科学的方式调控它们的生存率。 现在野鸡泛滥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也有野鸡缺少天敌的因素,维持物种动态平衡的最佳方式,正是用物种来压制野鸡的“目中无人”。 人们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东北野鸡,对于生态环境来说,野鸡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要意识到野鸡的危害,防止旧事重演。 参考资料:野鸡数量不断增加,农村野生动物却越来越少,野鸡为啥成农村一害2021-11-04人民资讯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老阿七说史
2025-04-15 17:42:10
0
阅读:66
独钓寒江
东北菜菜谱都在刑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