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东归,实际上是一路打过来的,在1770年左右,为了能够拿下土耳其,又想尽

桃花林里诗 2025-04-15 15:42:02

土尔扈特东归,实际上是一路打过来的,在1770年左右,为了能够拿下土耳其,又想尽可能降低本土青壮年的伤亡率。 1770年冬天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人,正在准备一场惊天动地的迁徙,寒风呼啸着掠过草原渥巴锡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如今却成了牢笼,沙俄的铁蹄日益逼近,压迫与剥削让部族难以喘息,渥巴锡深知若不带领族人返回故土,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土尔扈特部落首领肩负着十七万族人的生死存亡,他手中紧握着祖传的永乐年间玉印,这是土尔扈特部落与大明朝廷往来的信物也是部族尊严的象征。 寒冬腊月渥巴锡带领部族开始了这场艰难的东归之路,队伍绵延数十里老人、妇女、儿童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艰难跋涉,粮草辎重装满了数千辆马车但面对漫长的归途,这些补给远远不够。 行至准噶尔盆地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整个队伍陷入绝境,积雪没过膝盖寒风刺骨饥饿和疾病开始夺走生命,狼群不时在夜晚袭扰营地哀嚎声划破夜空,渥巴锡带领壮年男子轮流守夜用火把驱赶饥饿的野兽。 粮草渐渐耗尽族人开始食用皮革、树皮充饥,渥巴锡忍痛下令宰杀部分牲畜以保证老幼病弱者的生存,每当看到孩子们饥寒交迫的眼神这位年轻的首领总是默默转过身去,不忍直视。 而穿越戈壁时缺水成了最大的考验,渥巴锡带人挖掘地下水源甚至饮用积雪,医药物资的匮乏让伤病者的处境更加艰难,简陋的帐篷里,萨满的祈祷声日夜不断。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迁徙中土尔扈特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他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步一步向东推进,渥巴锡深知只有抵达清朝统治的区域才能获得新生,他派出使者向清朝报信,请求接纳。 终于在乾隆皇帝的恩准下土尔扈特部落获得了在伊犁地区定居的权利,这场历时数月的艰苦跋涉,让土尔扈特部落损失惨重但他们终于找到了新的家园,清朝朝廷不仅给予他们土地,还赐予农具鼓励他们发展农耕。 然而渥巴锡没能看到部族完全复兴,连续几年的奔波拖垮了他的身子,33岁那年染上疟疾走了,临终前他拉着儿子的手说:"把朝廷赏的犁耙收好,往后咱们要学着种地。" 如今那柄永乐年间的玉印还供在新疆的喇嘛庙里,印泥早干涸了,金丝楠木的印盒被摸得油光发亮。 信息来源:(李辉,《土尔扈特东归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

0 阅读:63
桃花林里诗

桃花林里诗

桃花林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