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仕宦之家,却自幼发育迟缓,被视为“笨小孩”。2岁不会说话,6岁站立不稳,8岁仍口齿不清,11岁才开始清晰言语。尽管父亲文林坚信“儿幸晚成,无害也”,但文徵明早年科举之路极为坎坷,自20多岁起,历经九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与他同年出生的唐伯虎28岁便中解元,而文徵明直到54岁仍未中举,成为“吴中四才子”中科举最不顺者。
尽管仕途不顺,文徵明却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书法兼善诸体,尤以行书、小楷闻名。小楷精细工整,风格清秀俊雅。绘画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山水画题材多江南景物,笔法工细流畅;人物画师李公麟,远承古法;花卉画以朱竹、菊花、兰花等为主题,重视笔墨表现。诗文与祝枝山、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作品被称为“文书”,深受社会喜爱。鉴藏虽曾误收赝品,但一生收藏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这就是中国风遇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