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发展,美国为啥不依靠无人工厂吸引制造业回流?因为美国政府将回流目标定义为“创造就业”,而无人工厂就业岗位有限。选民不高兴,选票就没了。 2019年,美国工会组织UAW显示出了远超机器人的战斗力,他们通过让通用汽车每天损失9000万美元,最终保住了3400个注定被淘汰的岗位。2024年10月,美国港口工人47年来首次罢工,一是加钱,二是拒绝自动化,保护工人就业安全。 这就是世界第一强国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当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时,它手里拿的依然是19世纪的生存指南,为啥?因为每10亿美元制造业投资可创造1.5万个传统就业岗位,但自动化工厂只能创造3000-5000岗位。 美国政客的承诺更是陷入了死循环:既要展示“创造就业”的漂亮数据,又要推进减少人力的自动化,甚至无人工厂。这种精神分裂,就像同时踩油门和刹车,除了刺耳的摩擦声,什么也得不到。 环保主义者甚至用身体阻挡运送机械臂的大卡车,他们高举“机器人不喝水,但需要电”的标语,组成了美西方所特有的“反机器人十字军”。上演着古希腊悲剧的现代版: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而人类却用它来烧毁机器。 此外,美国压根就没有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啥?波士顿动力?其实,这货压根就不生产机械臂之类的中低端工业机器人。它只生产那些可以整花活的人形机器人,就是那种无所不能的通用机器人,可以替代所有人工环节,为啥? 因为只有高端大气上档次,才能去股市讲故事圈钱嘛!为啥马老板不说移民月球?因为资本更愿意听殖民火星,而不是听你瞎哔哔登月。这就是美国资本的泡沫逻辑,脱实向虚,一切皆可泡。 按照正常做产品逻辑,应该是从易到难,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满足客户一部分功能,然后再逐步修正和提升,解决质量问题。但美国老铁不这样,他们只要塔尖,不要塔基和塔腰。 所以,他们放弃了工业机器人,直接进阶到最高端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主打一步到位。其实,这种沙子上建宫殿的做法,注定事半功倍。所以,从中国工业生态土壤中长出来的宇树科技,厚积薄发,可以分分钟吊打波士顿动力。 你特么自己都不生产工业机器人,搞个屁的无人工厂啊!结果只能用德国库卡,或者日本发那科的机器人,死贵死贵的。毕竟那两货的人工也不比美国便宜多少,下手也没轻没重,搞笑的是中国物美价廉的工业机器人却被美国关税壁垒挡在墙外。 然后,俄亥俄州的通用汽车工厂就出现了魔幻场景:6台崭新的库卡机器人正在焊接车架,每台造价相当于20辆凯迪拉克,工作效率是人工的3倍,但它们每年要吃掉150万美元的维护费,相当于养着30个高级工程师。 这就是美国自动化时代的残酷真相:技术越先进,枷锁越沉重。波士顿咨询报告显示,美国要想实现制造业全面自动化需投入2.5万亿美元,足以买下整个韩国股市。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美国工厂2018年豪赌全自动化生产线,Model3交付反而延迟了,导致特斯拉股价暴跌40%。主要是美国没有合格的自动化工程师,玩不转自动化产线,气人不?这就像给饥饿的人端上金碗——碗虽耀眼,却填不饱肚子。 美国制造业协会报告显示,2025年全美将缺少380万高技能制造业人才。机器人工程师年薪中位数已达到12万美元,2-3倍于普通工人,但依然招不到人。 钱信伊曾说过一段脱口秀:MAGA天天说爱国,愿意为美国去死。其实,你们不需要为美国去死,只需要多花一点点精力,每天放学后把作业认真做好,把数学学好,你们就可以拯救美国。这比死简单多了,但你们为啥不愿意做? 这就是MAGA派对制造业回流、无人工厂和人工智能,甚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态度,那美国资本集团啥态度呢? 其实,只要看下他们对马斯克的态度就知道了。我们对马斯克普遍持欢迎态度,而美国资本则不断排挤和打压他。因为他是美国少有仍在干实业,致力于发展生产力的企业家。 目前,美国人工智能主打服务业,广泛应用于金融交易、聊天写作、媒体舆论、视频图像和代码补全等方面,ChatGPT和Sora正引领着美国AI奔向好莱坞和华尔街,引领美国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裸奔。 那问题来了,美国为啥不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工业制造、工程施工、气象预测和交通运输等领域?说穿了就是我们不害怕生产力发展,无惧黑灯工厂、无人采矿、无人码头和无人驾驶,因为我们的生产关系经得起考验。 但美国敢拥抱这样的生产力吗?当然不敢!因为生产力被彻底被解放的后果,就是人类社会将从按劳分配发展到按需分配,那资本主义就得完犊子。所以,资本必然会给生产力大发展按下暂停键,甚至不惜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带跑偏。 其实,欧美落后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它们没法推广无人工厂,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最终会让它们死路一条。所以,不是臣妾做不到,而是臣妾不敢做、不能做。因为一旦做到了,臣妾就会被嘎掉!
如今看来,关税战不过是个幌子,美国贸易逆差并非问题的根源,更动摇不了其根基,说不
【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