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对日本侵略者说的最后一句话:区区日本四岛,断无亡我中华之力,我虽华厦一匹夫,然堂堂七尺须眉,抗日救国之信仰,坚如磐石,今日得以血溅山河,我足矣 30年代的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的铁蹄践踏了这片沃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大量的东北军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指引下撤出。这一背景下,杨靖宇将军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东北反日总会的领导,肩负起调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展开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抗战。 初始时期,杨靖宇手下的抗日游击队仅有三十余人。尽管人数寥寥,他们凭借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屡屡在日军的围剿中突围而出,维持了长达五个月之久的频繁小规模战斗。这些战斗共计发生了60次,渐渐吸引了更多抗日志士的加入。 随着抗日力量的逐步壮大,1934年2月,杨靖宇带领下的游击队联合了16个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中正式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简称“东北抗联”。在广泛的支持和普遍的期望下,杨靖宇被推举为总指挥长。两年后,抗联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成立了第一路军,杨靖宇担任总司令兼政委,抗联的兵力也已经增至六千余人,成为了东北地区抗日的核心力量。 在战略上,杨靖宇不仅固守东北,更有远见地制定了西征方略。卢沟桥事变后,为了全面配合全国的抗日战争,他指导部队在东北南部积极开展游击战。杨靖宇亲自带领部队,摧毁了多处侵华日军及伪军的交通要道,如铁路、公路和桥梁,解放了大量被迫劳作的中国劳工。通过这些行动,他有效地牵制了侵略者,为华北其他地区的抗日战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1938年至1940年间,东北抗日联军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日军关东军及其伪满洲国的军队在这段时间里集中了巨大的军事力量,意图彻底摧毁抗联及其领导核心杨靖宇将军。 1938年7月,一个重大的背叛事件震撼了抗联。程斌,原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带领115名部下投靠了日军,成为了日军的“挺进队队长”。利用对抗联基地和战术的深刻理解,程斌指导日军摧毁了70多个抗联的秘密营地,并切断了抗联的补给线,使得杨靖宇将军所在的部队陷入了困境。 随着战局的恶化,1939年4月,关东军司令部发起了名为“捕杀杨靖宇”的行动,这一行动迅速升级为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关东军与伪满洲国军队联手,组织了五个步兵大队、七个旅以及程斌的“挺进队”等,共计2.5万人围剿抗联。面对这种情况,杨靖宇将军采取了分散兵力、游击战术的策略,以小股部队不断地骚扰敌人,企图削弱敌军的战斗力。 1940年1月,随着战事进一步恶化,杨靖宇将军带领残余部队撤至濛江县,抵抗敌军的持续追击。在极端严寒和持续的战斗中,抗联战士们身心俱疲,许多人因战斗、饥饿或严寒而死。当年2月,情况进一步恶化,杨靖宇将军的部队因为抗联经费的叛变丢失,被迫暴露了行踪。 在2月的一系列战斗后,抗联部队被迫分散行动。到了2月16日,杨靖宇将军决定与仅剩的两名警卫员分散行动,以尽可能减少损失。但在2月22日,他们的行踪被彻底揭露,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西南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进行了最后的战斗。 尽管处于绝对劣势,杨靖宇将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近战,但最终力竭而亡。杨靖宇将军的胃中只有树皮和棉絮,这一发现成为了他坚持战斗至最后一刻的证明。
杨靖宇对日本侵略者说的最后一句话:区区日本四岛,断无亡我中华之力,我虽华厦一匹夫
爱吃凉拌菜
2025-04-15 13:38:27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