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间的老人名叫戴以谦,他不仅是戴笠的亲信,还是戴笠的亲戚,因此不少有求于戴笠

底层史观吖 2025-04-15 10:18:25

照片中间的老人名叫戴以谦,他不仅是戴笠的亲信,还是戴笠的亲戚,因此不少有求于戴笠的人都会走他的路子,按理说像戴以谦这样的特务很难逃得过新中国后的政治运动,可他不仅得到了政府的照顾,还晚年无忧,这是怎么回事呢? 戴以谦虽说和戴笠是亲戚,但戴笠并不认识他,直到1943年,戴笠到江西铅山办事处视察时,在主动和他攀谈时,才意外地发现两人竟是远房亲戚,按辈分他得称戴笠为十叔公。 不久,戴笠一纸任命把戴以谦调进了军统。 原来,戴笠这个人和蒋介石一样喜欢任人唯亲,在提拔亲信的时候,都是江山老乡或者亲戚,而戴以谦不光聪明能干,还有战斗经验,因此他迫不及待地把戴以谦要到了身边。 戴以谦虽然很年轻,但是有戴笠的调教和提携,很快就在工作上有了出色的表现,因此他不断获得提拔,没多久就成为了戴笠的机要秘书,不光许多机密码情报都经过他的,而且不少军统局的决策和行动,也都有他的参与。 而戴笠出行,也总喜欢把戴以谦带在身边,因此戴以谦虽然官职不大,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戴笠身边的红人,所以一些有求于戴笠的人纷纷来走他的门子。 都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何况戴笠不仅是军统大佬,还是蒋介石的心腹,戴以谦的未来无疑是无限光明。 然而戴以谦的风光随着戴笠的离世戛然而止。 戴笠死后,原本就派系林立的军统内部你争我夺,很快毛人凤就成为了军统新的大佬,而戴以谦则遭到排挤,成为了边缘人。 1949年,随着国民党节节败退,摆在戴以谦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随国民党逃往台湾,二是投靠其他国军部队留在大陆顽抗。 戴以谦深知去台湾没有好日子,又听说解放军有优先俘虏的政策,于是他便到北平加入国军将领傅作义的部队,继续负责情报工作。 然而仅过了3个月,傅作义就接受了共产党给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率领部队起义了,这样一来戴以谦的身份就成了起义人员,不光没有了牢狱之灾,解放军还发放路费让他得以回到江山老家。 此时的戴以谦才24岁,虽然是个农民,但他勤劳肯干,还娶妻生子,生活过得很有滋味。 然而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的,1958年,随着肃反运动在全国的声势越来越浩大,戴以谦当过军统特务的历史也被人揭发了出来,于是戴以谦遭到逮捕。 在审讯的过程中,戴以谦坦白了那段历史,考虑到他在军统时的主要工作都是在抗日期间,又是起义人员,再加上认罪态度良好,因此法院最终对他判处了5年有期徒刑。 然而就在戴以谦服刑期间,不堪忍受流言蜚语的妻子提出了离婚,随后便带着孩子远嫁他乡,自此和他断了联系。 刑满释放后,戴以谦回到家乡隐姓埋名仍以务农为生,不过他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不愿意连累别人,所以再也没有结过婚。 戴以谦晚年的时候,政府考虑到他无儿无女,因此给他发放了五保户补贴,还安排他住进了镇上的养老院,以确保他晚年无忧。 戴以谦对此非常感激,经常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我才能老有所养。” 除了党和政府的关心,还有不少志愿者来探望戴以谦,戴以谦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当初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军统特务和他一样选择留在了大陆? 为了满足戴以谦的心愿,志愿者发动资源帮他在国内寻找和他一样隐姓埋名的军统特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走访,志愿者找到了85岁的王庆莲和92岁的祝仁波。 王庆莲15岁考入军统,是军统电译员,主要负责电报破译工作,曾破译过800多种不同的日军机密情报,受到过戴笠的表扬。 戴笠死后,由于军统内部人员调整,她便以“想家”为由,离开了军统。 和戴以谦一样,王庆莲也因在军统工作过的经历在1958年被捕入狱,直到23年后才获得特赦,结束了在农村的改造生涯。 好在国家把王庆莲劳改的时间给算成工龄,因此她才在退休后领到退休金和国家补贴。 三人中祝仁同的年纪最大,他是军统中的电讯人才,主要负责维修电台。 在抗战期间前线的电台和后方紧密相连,是重要的作战指挥的通讯工具,祝仁同曾多次穿过枪林弹雨到前线排除电台故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祝仁同选择留在了大陆,隐姓埋名做起了电讯生意,然而到1952年,由于身份遭到揭发,他被下放到农场劳改,原本被判处了10年的有期徒刑,可由于农场只有他会修理电器,因此被留在农场16年,直到1980年才离开。 除了王庆莲有家有口,戴以谦和陆仁同都失去了亲人,垂垂老矣的他们在见面后回忆起起落落的人生,不由唏嘘不已,不过他们由衷地表示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同时他们也为能得到党和国家的照顾而感激不尽。 最后,志愿者为三位老人拍下了珍贵的合影,以此作为三人见面的纪念及对历史的见证。

0 阅读:25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