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美国女特工李莎接到一个任务,刺杀毛主席,她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没想到计划还没开始实施,便先中了黄国华的“美男计”。 李莎的出身并不普通。她的父亲是国民党军队里的军官,内战中阵亡,母亲受不了打击,没多久也撒手人寰。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的李莎,被送到了台湾,由亲戚拉扯大。亲戚们对共产党恨得牙痒痒,这种情绪像种子一样在她心里扎了根。长大后,她模样出挑,脑子又灵光,五十年代被美国情报部门相中,招进了CIA。她接受了各种硬核训练,枪法、语言、伪装样样拿手。1960年,她第一次出任务,愣是从一个苏联情报员嘴里套出了机密,名声一下就起来了。到了1966年,她已经是CIA手里的王牌,专门干那种高风险的活儿。这次刺杀任务,对她来说,是报仇的机会,也是证明自己的舞台。 黄国华这边,背景完全不一样。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内战时被国民党干掉了。他小时候被叔叔带到菲律宾,吃了不少苦才长大。叔叔教他读书识字,还教他几门外语,后来他回到中国,进了共产党的情报系统。黄国华这人,脑子快,胆子大,长得也精神,二十多岁就在情报圈里有了名气。之前有次任务,他装成商人,单枪匹马救了人质,连对手都没反应过来。他有个习惯,每次出任务前,都会想想父母的名字,觉得这是给家里争光。1966年,28岁的他被挑中,接下了这个跟李莎过招的活儿。 1966年秋天,冷战把世界绷得像根弦,美国和苏联你来我往,暗地里较劲。中国这边,正忙着自己的大事,美国情报部门瞅准了机会,想搞个大动作。他们挑中了李莎,让她去执行一个代号“69101”的计划,打算在1969年国庆那天动手,目标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李莎二话不说,收拾行囊,先飞到菲律宾,准备在那儿找个能帮她的当地人。 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情报部门早就嗅到了风声,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挑了黄国华,让他用自己的优势去对付李莎。黄国华这人,长得帅,嘴甜,脑子还转得快,领导觉得他正好能派上用场。计划很简单,派他混进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假装跟李莎“偶遇”,然后一步步把她套进来。为了掩护身份,中国安排了一个芭蕾舞剧团去菲律宾演出,黄国华就以剧团工作人员的名义过去了。 到了马尼拉,黄国华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在剧院里忙前忙后,装得像个普通工作人员,但其实每一步都在算计。演出那天,李莎果然出现了,坐在观众席里,眼睛四处扫,找合适的目标。黄国华瞅准机会,在后台干活时,故意让李莎注意到他。演出结束后,他又安排了一次“意外”碰面,俩人就这样搭上了线。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频繁接触,吃饭、散步,慢慢熟络起来。黄国华装得像个对她有好感的年轻人,李莎呢,也觉得自己能把这小伙子拿捏住。 可李莎不是省油的灯。她干这行多年,警惕性高得吓人。为了试探黄国华,她突然玩起了失踪,只留了个纸条,上面写着“伦敦”。黄国华一看就知道,这是对方在考验他。如果不去追,任务就黄了;如果追得太急,可能暴露自己。他跟国内联系了一下,很快锁定了李莎的踪迹,飞到伦敦继续演戏。在伦敦街头,他装出一副着急找人的样子,其实每步都在李莎的眼皮底下。几天后,他们在一家剧院门口“巧遇”,李莎见他这么上心,防备松了不少。 接下来,李莎开始掏底牌。她试着问黄国华对政治的看法,抛出一些反共的言论,看他反应。黄国华早有准备,装出一副对政治不关心、只在乎她的样子,回答滴水不漏。李莎觉得这人可以拉拢,就慢慢透露了自己的任务,想让黄国华加入她的计划。黄国华表面上点头,心里却把这些情报一字不落记下来,传回了国内。 李莎对黄国华的信任多了几分,但还没到完全放心的地步。她决定带他去美国,接受CIA的训练。1969年初,俩人到了美国一个秘密基地,开始了高强度的特工课程,炸药、暗杀、逃脱,样样都练。黄国华一边应付训练,一边偷偷把情报送回中国,每条信息都帮国内更清楚地摸透了敌人的底。到了夏天,CIA为了让他们的身份更可信,还安排了一场假婚礼。婚礼上,李莎穿着白裙子,黄国华西装笔挺,表面看甜甜蜜蜜,其实各怀鬼胎。 到了9月15日,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俩人坐飞机回亚洲,准备执行最后的任务。李莎拿出一块金表,告诉黄国华,里面藏了个定时炸弹,计划在国庆那天交给一个能接近目标的人。黄国华不动声色,接过表,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飞机飞到半路,他找机会给李莎喝了点掺了药的水。等她昏过去,他赶紧拆了炸弹,把飞机改道到中国的一个军用机场。一下飞机,李莎就被控制,炸弹也被销毁,整个计划彻底破产。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